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岚山区中楼镇实验学校
笃耕育人沃土 静待乡村花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房姿辰
  山水之间,一方教育热土正焕发着蓬勃生机。这里,是岚山区中楼镇实验学校——— 一片孕育希望、点亮未来的沃土。自2023年8月由原中楼镇初级中学与中心小学合并而成以来,这所以“融合与创新”为基因的学校,正以其独特的育人理念和扎实的教育实践,书写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书香氤氲中,新芽茁壮成长;匠心耕耘处,梦想悄然绽放。

创新融合 数字赋能构建教育新生态
  岚山区中楼镇实验学校坐落于景色优美的中楼镇,于2023年8月由原中楼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合并而成。合并后,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一体管理”,以数字化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围绕“品牌带动、多元组合、镇域一体、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实验学校加完全小学的“1+ N”发展联合体,学校有效缓解了师资不均衡、课程开设不全等问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镇共享,为乡村孩子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学校的数字化无土栽培教室,随处可见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五年级学生王同学一边细心地检查生菜的生长情况,一边兴奋地说:“在这里我学会了用科技方式种植蔬菜,真是太有趣了!”这正是学校践行“五育并举,兴趣为先”理念的生动体现。面对地处偏远、资源有限的现实,学校着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内驱力,通过打造“卓雅+劳动”主题课程,建设校园农场、数字化无土栽培室,将农耕文化融入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亲手种植、体验农事,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收获季节,学校举办采摘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与丰收的喜悦。
  在夯实劳动教育的同时,学校进一步拓展育人途径,开设“兴趣+N”社团课程超市,每学期提供20余门社团课程,涵盖二胡、剪纸、非洲鼓、合唱、舞蹈、篮球、机器人、无人机等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兴趣需求。2025年,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机器人和无人机比赛、艺术类展演、体育竞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五育融合 沃土新苗绽放多元潜能
  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离不开育人环境的精心营造。面对乡村家庭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岚山区中楼镇实验学校始终秉持“教育不止于课堂”的理念,全体教师不仅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照顾者、心灵的倾听者和成长的引路人。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关怀,到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老师们用全方位的陪伴守护每一位孩子的成长。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着力构建多维联动、系统完善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设立“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和“校长热线”等多种渠道,广泛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织就了一张涵盖“入户家访+电话沟通+主题活动”的立体化沟通网络。
  学校持续推动开门办学,每学期初分年级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开展“心连心”面对面交流,共同关注孩子成长问题、定制个性化成长方案。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则让家长沉浸式体验课堂和食堂,零距离感受校园生活,不断增强信任与合作。
  此外,教师们还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走进乡村和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协同家访,与家长真诚沟通、共商教育对策,凝聚起“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同心同向的育人合力,共同铺就孩子的成长之路。

协同共育 家校社携手护航成长路
  优质的育人环境需要坚实的硬件支撑。学校始终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硬件设施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持续投入建设智慧书房、数字化无土栽培室、安全体验室、资源教室和专递课堂,全面升级校园监控与一键报警系统,改造室内篮球场、校园书院和党团队活动室,并对7所完全小学进行房屋修缮与院落美化。学校还精心打造心理宣泄室,完成教室与功能室的灯光改造,致力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现代化的学习成长空间。
  午后阳光洒进新建的智慧书房,几名学生正静静地阅读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六年级的陈同学开心地分享道:“这里的环境很好,书籍也很多,我每天都会来看书。”这样温馨的场景,正是学校硬件提升的最好印证。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学校更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依托党建活动室、红色文化长廊和校园书院等载体,将传统文化、诗词经典融入校园环境,构建沉浸式育人场域。此外,该校还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成集中配餐车间,为全镇6所完全小学统一供餐,切实破解学生“就餐难”与家长“接送难”问题,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品质与群众满意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岚山区中楼镇实验学校将始终坚守“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的战略指引,以务实投入和深厚情怀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助力每一个孩子勇敢追梦、茁壮成长。
  在这片教育的原野上,该校的老师不仅播种希望,更耕耘未来;不仅传递知识,更塑造灵魂。学校将继续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托举起无数乡村孩子的梦想,让他们眼底有星光、脚下有道路、肩上有担当,真正成长为肩负时代使命、心怀国家的栋梁之材。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8 版:庆祝第41个教师节】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笃耕育人沃土 静待乡村花开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