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人每至中年,便不免思及“幸福”二字。这二字说来轻巧,却往往在生活的罅隙中游走,若隐若现,教人捉摸不定。我亦曾苦苦追寻,后来方知,幸福原不必远求,它就在眼前,只需有心人将其放大罢了。
幼时家贫,每逢冬日,屋内寒气逼人。母亲常于灶前熬一锅稀粥,米少水多,清可见底。然而,她总能变戏法似的撒一把红枣,投几粒花生,那粥便顿时有了声色。我们兄妹围炉而坐,碗中热气蒸腾而上,模糊了彼此的脸,却将那份暖意直送入肺腑。如今思之,那粥的滋味早已淡忘,但那份围炉的温情,反随时间流逝而愈加鲜明。原来幸福并非锦衣玉食,而是寒夜里一碗热粥所维系的血脉温情。
友人曾赠我一盆茉莉,初时只有零星几个花苞。我置于窗台,不甚留意。某夜伏案,忽有幽香袭人,转头见那茉莉不知何时已悄然绽放,白瓣黄蕊,在月光下如凝脂琢成。自此我每日浇水修剪,观察它的每一点变化。原来幸福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它亦可如这茉莉,安静地生长,默默地开放。而当我们以心相待,便是将这份静谧的幸福放大了,放大到足以充盈整个心房。
最妙的是,幸福竟能传染。街角卖早点的夫妇,每日拂晓即起,和面生火,忙得脚不沾地。但他们脸上总挂着笑,那笑如春阳般温暖了每个食客的清晨。受其感染,食客们也报以微笑。这笑如涟漪般扩散开去,竟使整个街角都明亮起来。原来幸福不必独占,亦可共享。而在共享中,每个人的幸福都被放大,如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圈圈涟漪,无止境地扩散开去。
如今我渐明白,幸福本如微尘,散布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可能是母亲熬的一碗粥,友人送的一盆花,亦或是陌生人脸上的一个微笑。这些微小的幸福,初看并不起眼,但若我们以感恩之心对待,以真诚之意品味,便能将其放大。
人活一世,何必苦苦追寻远方的幸福?不如驻足当下,发现那些微不足道的美好,然后用心的放大镜,将它们照得通亮。如此,即便最平凡的日子,也能过出幸福的滋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