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拴伍
生活中,柿子被人们赋予富贵吉祥、团圆和谐和美好爱情等诸多寓意,而“柿柿”如意更是人们生活中最美好的祝福。
柿树不择环境,村口路边,房前屋后,沟边崖畔,只要扎根,便会顽强生长,它姿态凌然,虬枝相交,于春天开花结果,经夏日阳光磨炼,成就了秋天的硕果累累。
柿子于平淡中透着高贵,于质朴中藏着品质。
那天,在单位与一同事聊天,才知,他的母亲爱吃柿子,他们全家都爱吃柿子。小时候缺粮,人们都吃不饱,他的母亲奶水少,竟然靠吃柿子产奶把他养大了。我惊呼,柿子不就是同事的“恩人”吗?
今年的柿子又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我在树上采,母亲在树下接,还不断地说,摘好的大的,多摘些。在我眼里,那满树的柿子,每一颗都是秋天的宠儿,都是大自然给予人们最质朴热烈的馈赠。
单位办公室门前有两棵柿树,霜降过后,厚重的叶子纷纷掉落,浪漫的柿子露脸了。秋风里,圆溜溜、光亮亮、红艳艳的柿子随枝轻摇,煞是惹眼。
当我还在欣赏的时候,喳喳喳,飞来一对喜鹊,绕树三匝,落于枝头,各自占领一颗红透了的柿子,一下,二下,三下……大快朵颐,一颗柿子很快被贪吃的喜鹊吃了个精光,而后,又喳喳喳地高调飞走。久居院内的那群麻雀,就一直赖在树上,从涩味的果子一直等到了红艳甜透,不惧我扬手警告,挑拣最透软的享用,麻雀虽小,但眼明心亮,它们的感知不会错,挑选更不会错。
如今,虽有苹果等水果,但人们并不会忘记柿子,那是时间的选择,更是自然的选择。母亲说,经霜柿子甜如蜜。的确,霜越煞柿子越甜,它的红色也愈加耀眼。在冬藏的水果中,怎能少了“甘清玉露,味重金液”的柿子呢?
如今,能勾起乡愁的,仍然有柿子。
孩子们在晒场上玩着,突然听到“二分钱一颗柿子,甜得很”的叫卖声后,便呼啦啦地围起了挑担的爷爷,个个眼馋地盯着箩筐里的柿子。稍后,母亲来了,爷爷们来了,孩子们高兴地笑了。而伯伯的叫卖声则会传得很远很远,不但叫醒了家里的小朋友,还叫醒了冬天。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坐在热炕上的孩子们嚷了起来,父亲搭起梯子,从阁楼里取回了一大碗,核桃般大、红红的火晶柿子,还没等柿子在被窝里暖热,我和姐姐们便撕开那层薄薄的皮,嘬起来,啊!冰、爽、甜,一下子就滑溜到了心底。母亲看着孩子们的吃相,笑着说:“别急,多着呢。”
近年来,家乡的柿子经过加工,变成了柿饼,还有柿子醋等,走出家门,大闹市场,颇受人们青睐。
我喜欢苏轼的“柿叶满庭红颗秋”,白居易的“柿叶半红犹为归”,简文帝的“甘清玉露,味重金液”……原来,这些诗句已藏在心中。
柿子不但在典籍里装扮着秋天,更盛装在人们的心中,它永远是秋天最受欢迎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