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难忘童年少年时(连载四)

  张传玺
  近现代,涛雒荣膺“状元镇”的美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关键时间在明中至清初
  涛雒在今天的日照市乃至山东省,都被誉为“状元镇”,甚至向海外发行的权威英文报纸《中国日报》还曾发表过这样的报导。涛雒至少从西汉形成重要聚落并设置盐官开始,经历了2000余年缓慢的、但不曾间断的发展,才贏得了今天的声誉。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因盐兴商,以商致财,富而兴学,以学回报”。这条规律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但预见此规律之端倪并力促其实现之者,需要有杰出能力的聪明人,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涛雒人丁允元。丁允元就是今天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老祖宗。
  丁允元,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清初,首任苏州知府。为官清廉,颇有令名。在他致仕归里后,适值涛雒土城之北门外关帝庙在康熙七年(1668)大地震时倒塌。老和尚寂锦化缘,纠众修复,请他撰一碑铭以纪此事。此庙原为古刹,不知始建于何时。丁允元“阅庙中所存旧碑”,只知为明正统癸亥(八年,1443)重修。他从碑文中所知,对涛雒的社会人户状况,发表了如下一段感想:
  盖碑中姓氏,官吏外,止有商若干名,耆若干名。所谓四民之首,缺焉不载。知曩昔淳质之风犹存,而教泽未溥(普)也。今里中居人虽无几,子矜之列不乏;且有释褐而登朝者,有鹿鸣式燕者,有入太学而观上国之光、习八阵而储折冲之选者。犹兹蕞尔地,昔何寥寥,今何济济哉?……余用为数言,以识世变。”(《康熙日照县志》卷12《关圣帝庙碑》)
  关圣帝是三国蜀之将军关羽,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4)受封为“关圣帝君”。清顺治九年(1652)又敕封为“关圣大帝”。丁允元谓碑文缺载“四民之首”,当为“士”。如《穀梁传》卷13《成公元年》曰:“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曰:“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这就是说,旧碑所反映的情况是:明正统八年以前,商业已有发展,而教育却相当落后。可是从明朝末期到清初,即在丁允元在世之时,历200余年之发展,涛雒不仅学子、生员很多,而且有在朝为官的,参加鹿鸣国宴的,入京师太学就读的,在部伍学军阵备武选的。真是昔日人才寥寥,今日人才济济。当时,涛雒的一般学子大增的情况自不必说,以中进士的情况为例:丁允元的长子丁泰,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三子丁旹,康熙六年(1667)进士。丁允元殁于康熙九年(1671)。他之身后,其五子丁昱,康熙二年(1663)举人;族人丁续曾,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丁勺曾,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丁允元在世时,作为莘莘学子,他是见过或知道的。由此,丁允元肯定了涛雒“士”的发展趋势。
  清末民初,涛雒的商业有更大的发展。光绪《日照县志》卷1《疆域志·海口》曰:“涛雒口,估客云集。南连子新口(本注:即旧张洛口),货船萃焉。”涛雒街里,店铺林立。挂牌商号多达72家,行商摊贩300余户。早晚沿街巷小卖者喊声不绝。本地商家,其大者,皆是书香门第;小者,也多熟习经史,喜好诗词字画。即使小商小贩,也粗通书算。每到春节之时,其儒商的特点就会得到充分的呈现。各家春联,自选自写者很多。如: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
  则财恒足矣,以义为利也。
  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文章西汉两司马,抱负南阳一卧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在清朝中后期,涛雒逐渐形成以丁氏三大家为中心的“官商学”三结合的文化群体。这三大家的民间称呼为:五宅,山房,翰林院。五宅即丁允元的后裔,因分五支别居而得名。宅分种德堂、慎德堂、古梅轩、花山天井等,占涛雒城内的东南半壁。其哲嗣有数学家,历任山东大学、台湾大学教授的丁观海及其子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其男女后辈服务于大中小学和文化科学界者可谓车载斗量。如丁肇中的父亲和四姑丁观海、丁绘原,叔叔丁北海;就是我上大学和小学的老师。再以商业来说,五宅在涛雒十字街口开设的“同生茶庄”,即享誉全中国。其专卖之黄山芽茶、黄山素岩顶、西湖龙井等名茶,以涛雒“同生”为总店,发向世界。其雄厚的流动资金,对上海、北京等大都会都发生着相当的影响。
  山房的全称为“旷视山房”,亦称“观澜堂”。这类称号都显示着有仕宦背景的书香门第。山房发迹于清道光年间的丁守存。他原本是石梁头村的寒家子弟,后迁居涛雒,于道光十五年(1835)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湖北督粮道兼按察使加布政使衔。他学兼文武,尤擅长于火器制造。他所著《自来火铳造法》《造化究原》《新火器说》等科技书籍,流行于世,开洋务运动之先声。他虽为高官,生活依旧俭朴。涛雒人流传有关他的故事,说他在坐轿外出时,看见路上有一小制钱,他喊叫“停!”,下轿将制钱拣起。谚曰:“老大人(丁守存)做官,一个钱是一个钱的!”他的长子丁凤年,同治二年(1863)进士。次子丁麟年,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人称三大人,曾任户部郎中、兴安府知府,是清末官员中的维新派。民国初年,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为著名的金石学家和收藏家,著有《栘林馆吉金图录》《殷周铭器考证》《日照丁氏藏器目》《山东乡贤书画甄录》等。丁氏父子名知朝野,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九登科”之雅誉。清末名臣李鸿章亲为题写“一门三进士”巨幅匾额高悬于山房的大门。1940年,我亲眼目睹此金字大红匾,肃然起敬。其宅第广占于涛雒南门里偏西,深宅大院,号称“八卦宅”。宅之西南另有祠堂一处,为藏收文物书画之所。民国以来,山房子孙在文化教育界供职的也不少。其与商业,主要是在青岛等大城市出租房产,在涛雒山房西街,有一“同元福”绸缎庄,与之有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人文】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难忘童年少年时(连载四)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