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原汁原味清新脱俗
杜娟作品印象
图片
  

徐璧如
  近几年,日照文坛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杜娟。她在《时代文学》《山东文学》《青岛文学》《山东散文》《日照日报》《黄海晨刊》等纸质媒体接连发表非虚构作品,如《我在新西兰当保姆》《大姑进城》等等有十几篇,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注意。读她的作品,你不觉得她在写作,而是在和你拉家常,拉过往。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场景,散发出时代的气息,让你闻到那个年代特有的味道。欲哭不能,欲笑不扬,那是时代的画像。人物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你的心。她没上过正规的学校,靠自学成了一名文学界的新秀。所以杜娟的作品,像极了野生的杜鹃花,自然天成,又红得旁若无人,活出了自己的天然模样。新鲜的汁液,在字里行间流淌,露珠晶莹,蜂飞蝶舞,迎风摇曳中,散发出泥土的清香。那种生命的律动,让人油然心颤;破土而出的生命力,顶开了那层僵硬的土,绽出了自己生命的底色。
  杜娟1955年出生于农村家庭,兄弟姐妹五个,父亲在外工作。大姐上学了,作为二姐的她就不能去,只能帮着母亲照顾弟妹,做饭拾草。后来村里办了“耕读班”,照顾那些不能读全日制学校的孩子,她就每天早上抱着小板凳过去读书。虽然只是一两个小时,这点养分也足以让她扎根生芽,她竟然能看书读报了。长到十七八岁,她担任了村里的民兵连副连长,公社组织打靶射击比赛,每次她都拿到优秀成绩。她还在劳动之余学会了用机器缝纫,抽空帮人做衣服,贴补家用。后来,她嫁给了邻村青年教师赵德发。赵德发一步步成长为著名作家,她这贤内助功不可没。她曾和我说,六十岁之前就没找到自己,婚前为娘家操劳,婚后为自己的小家操劳,退休后又用八年时间给女儿带孩子。直到把孩子送走,年过花甲,才开始干自己想干的事了。
  干什么呢?写文章。也许是身为作家妻子,多年来耳濡目染;也许是她天资聪颖,出手不凡,第一回动笔,就写出了两万字的《我在新西兰当保姆》,发表在《时代文学》2017年第9期“国民记忆”栏目。该栏目主持人、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李朝全在编者按中对此文高度评价,因此在他编选《中国纪实文学年度佳作2017》一书时,就将其选了进去。入选此书的作品代表了中国2017年纪实文学的最高水准,总共才选了13篇。
  《在新西兰当保姆》,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它选材独特,记录了2001年她的一段特殊经历:和丈夫去新西兰看望留学的女儿,丈夫回国后,她为了多陪伴女儿一段时间,就去一户人家当了保姆。那户人家,男的是黎巴嫩移民,女的是中国移民。杜娟在那里看护一对双胞胎男孩,共八个月时间。她将在这里的经历记录下来,让人们从中知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揭示了移民生活的一些真相。出国潮,很多人裹胁其中,所谓的成功者,有的选择了易于生活的岔路,“第三者”,省事省心省力,又能有所依靠,生活虽然多彩,但内心总会有良知的逼问,夜晚睡不着的时候,会有汗颜的自愧。生活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怎样的一种不堪。出去闯荡的迎风而立的人大有人在,做出的功绩也令人仰视,但作者选择的“这几个”,却是生活的另一个出口,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五彩缤纷的背后,有难以言说的不堪。当然,她也写出了她与女主人以及女主人的一些朋友的交往与感情,读来令人感动。
  第一篇取得了成功,杜娟一发而不可收。她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姥娘、婆婆、大姑等人,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有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都应该浓墨重彩去写。她浸润在生活的海洋里,搜寻着长辈们的喜怒哀乐,心心念念,难以自拔。她感谢生活的厚爱,让她有了这么多俯拾而得的好素材。也感谢这些先人,给她留下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充分占有素材,她三番五次回到家乡,到姑家、姨家,和她们睡一个被窝,打开手机录音键,与她们长谈。为了写姥姥,她和爱人还专门坐上绿皮火车,去了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下。他们在炕头上与亲戚们吃饭啦呱,了解当年姥姥为什么闯东北,为什么后来不敢回乡。在姥娘与两个舅舅的坟前,她双膝跪倒,泪水长流。回来后就有一篇文章《不敢回乡的姥娘》发在了《时代文学》上。《父亲的最后岁月》《婆婆的嫁衣》《奶奶的哀歌》《爷爷的辫子》诸篇,都选取几位长辈最独特的经历,抓取最闪光的素材,饱蘸深情用笔,打动了无数读者。
  去年,九十岁高龄的大姑从上海来她家作客,谈起陈年往事,她立刻意识到好素材来了,马上录音,一问再问,把大姑的经历问了个清楚。大姑走后,她挥笔而就,今年的《时代文学》第2期就有了一万二千字的《大姑进城》。让人眼睛一亮的清新脱俗,勾住了人们的眼球。没有大喜大悲的故事情节,没有轰动的事件,但就是这样的生活真相,让人共鸣。这才是真的从生活中来,这才是原汁原味,读之让人动容。
  大姑进城的年代,是建国后大批干部南下进城的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是关键的一步。多少工农干部泥腿子,进城后走向了领导岗位,让新中国大放光彩。而这一过程,却又伴着多少悲欢离合!多少人休妻再娶,酿成了家庭悲剧。杜娟的大姑夫,也是南下的一员,却活出了自己的传奇,实在是人中君子。他不但不休妻再娶,反而主动写信让妻子去上海,这才有了大姑千方百计上学的经历。虽然这一过程曲曲折折,她毕竟认识了一些字,再加上聪慧灵透,竟然也能把大姑夫的信连猜带蒙,八九不离十弄明白了。那种追求新生活的蓬勃朝气,化成了奔向大上海的动力。她克服了人为的障碍,在亲朋的帮助下,终于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她一脸骄傲地站在丈夫面前,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大上海养育了她的身心,她成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不但在上海扎下了根,还展叶开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社会新风气的熏陶,使大姑彻底变了。身着列宁服的她,在沂蒙女子的纯朴之外,又多了知识、旷达与时尚。大姑成了家乡人们口中的标杆,心中的女神。
  而大姑的公公,当年因怕儿媳妇去了上海,儿子就不会往家寄钱了,所以千方百计不想让大姑离家,十分真实,人们也理解,那是那个社会条件下的必然想法。对于大嫂,作者虽然着墨不多,却活灵活现,几个小细节,将她的狭隘自私暴露无遗。同为妯娌的两个人,一个在学堂念书,风吹不着雨打不着;一个在家里田间劳作,吃尽辛苦,内心不平也是必然,于是摔盆砸碗,发泄不满。但只要大姑不上学了,和她平起平坐,又马上喜笑颜开,浅薄之相活灵活现。大姑的拼搏,遭受了内外压力,凭着自己的才智,金蝉脱壳,奔向上海。否则肯定是另外一种结局。
  大姑夫这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很有人性光彩,是好人中的好人。在那种大浪淘沙的环境下,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永葆初心,衷情原配,实属难得。人性的光辉以他的朴实加倍呈现。这篇文章是献给大姑的,无疑也是献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大姑夫的。在离婚风靡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姑夫也算是稀有产品,好人有好报,他的老年,因有大姑的照顾,应该是幸福满满。
  这篇非虚构作品,以素描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一朵浪花,反映出时代的心声。多情美丽的大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新的时代坐标。凡人凡事,却入味达髓,正是白描不显山不露水的内在功力。通篇人物不多,个个栩栩如生。
  通篇读完后,仍意犹未尽。大姑进了城,好像应该有下集一样,人是有好奇心的,对你喜欢的人物,就想了解他们的前世今生。不过从题目来讲,故事已讲完,不必后赘。但我想告诉读者朋友的是,大姑现在已回归故乡,在日照买了房子安度晚年。大姑夫也已在老家入土,与他的已故亲人们长眠在沭河东岸。河流千里归大海,人行千里回故乡。树老归根,人老归心,这也符合大姑的心愿,也是完美的结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副刊·人文】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原汁原味清新脱俗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