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北 方 有 嘉 木
  

守朴
  茶圣陆羽的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给绿茶定了位。六十年前,日照的南茶北引成为现实。北方的第一株茶树与川北皖南的茶树在三千年间定格。原本祖祖辈辈生长在南国的绿茶,告别吴越,跨过长江,远嫁他乡,在北方海岱的五莲山区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就有了今天寨山之阳的极品绿茶“茶至北”。
  大山深处,邂逅一片宁静,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我们来了。
  在鲁东南的寨山下,有一个号称“茶村”的山村刘家坪,三百余户人家,几乎家家种茶,人人喝茶。
  半个多世纪前,续写神话的种茶人,在这片近海山地上,一次次栽下,一次次失败。六十年来,不断重复着今年春天栽下,来年春天再栽,娇柔的绿茶忍受不了严寒的天气和如刀的山风,也在考验着北方汉子的耐性。唯有刘家坪的朝阳观,让所有种茶人叹为观止:南方绿茶苗一经落地,就生根发芽,深深地爱上这里。不仅成活率最高,每年还都会冒出一些新的茶树苗子。用山里老人的话说,对上光了。
  坐拥寨山,南望,一天然屏障,双峰毗连,状于驼峰,曰会稽山,据《吴越春秋新款》记载:“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欲霸中国,以戈船三百艘,死士八千人,自越之会稽,泛海而北,徙都琅琊,登此山,呼之曰‘小会稽’(原为海曲山)。”相传越王善喝绿茶,随行人员用山泉水泡了寨山上的野山茶奉上,越王大悦,留恋东武,永念“小会稽”。此后,这里的民众也就留下了以茶待客之俗。
  登寨山的三观顶环顾四周,群山环抱,瑞气升腾。五莲、九仙携手相护,牌孤城对面而立,不足二十公里中轴线上,马耳山、九仙山、寨山、会稽山列阵耸立。脚下是汉时的道观、隋朝的寺庙遗址,香火依旧,僧侣远去,脉气尚存。茶道延续,民间品茶之风日盛。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历史,是文化嬗变的纪实。茶文化一直流传至今,把儒、释、道三家浸泡在一起,包容和谐,相得益彰。茶文化不断传播和发展,渗透着儒家修身治世的思想,彰显佛家明心见性的禅机,洋溢着道家和道教贵生逍遥的隐逸节操。品茶悟道,思茶禅一味,读茶如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了茶,人类将会怎样地浮躁和无主啊!
  细雨不如雾。海水是咸的,而海产品是鲜的。海风也是咸的,海风吹过的茶亦是鲜的。在寨山,在这片祖国最北部的山顶茶园。高山近海,离太阳最近,日照充足,水量丰沛,昼夜温差大。朝雾暮雨,云雾缭绕。不染纤尘,气定神闲。根扎岩缝饮山泉,叶伴寒月沾露珠。自然造化无可复制,浑然天成茶之顶尖。
  寨山之阳的朝阳观,泉水叮咚溪流欢歌,在梯田里,在石缝里,在栗子树下,在蔷薇丛中,松绕柏护,众星捧月的茶树,尽情地做着有氧呼吸。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走过冬天,迎来春季,奇迹般地活过来了,走过一个甲子,根深,枝繁,叶茂,闻着香,喝着甜。它们是江北最老的绿茶,它们是南茶北引的见证者、代言者。
  天道不仅酬勤,老天爷还眷顾善良的人,在刘家坪这个地方,培养出了一批批才子佳人,也孕育出了绿茶这一方风物。这个一千人的山村,走出了六位博士、十几位硕士,有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有服务民众的忠臣廉吏,有建设祖国的企业名家。这里的农副产品,皆为上乘。我不懂风水,但这灵山秀水名茶就是最好的诠释。
  茶品如人品。作茶先作人。人勤春早,人善茶香,情深味浓。
  一位叫刘秋贤的老人,从十七岁种下黄山二号绿茶种子的那一天起,守望这片茶园五十余载,把茶树视为自己的老伴和孩子,一刻也不曾离开过。一年四季轮回,用心呵护,和茶树一起成长,一起慢慢变老。
  如今,他那走出大山走进军营的儿子刘加勇,以对父辈的深情,对大山的眷恋,对山茶的热爱,告别城市的繁华,谢绝优越的环境,回来了。冬天里,他接过父亲的扁担、镰刀、锄头,续写父辈的梦想。春天里,他迎来了第一抹新绿。他的人生梦想是作世间最好的绿茶,书写一个有绿茶味道的“孝”字。
  炒茶师刘加欣是当地第四代制茶人,自幼在茶园里钻,在茶水里泡。高中毕业回到大山,孤谙钻研二十余载,奔赴江浙沪,拜师学艺,探究市场。会炒作不是本事,能守住初心,练就匠心,把持良心,不急不躁,才是根本。用他的话说:“用上心了,不愁作不出好茶。”尝他炒的茶,他一言不发,让你自己闻,自己品,自己去找答案。若能品出花香,一定是缘分。手工制茶略显蓬松,寨山春茶生长期长,粗纤维多,叶柄粗短,叶片厚,蛋氨酸含量高,加工的难度就大,关键是火候。经过二十年的摸索历练,已是制茶高手的他,最大愿望是让好茶嫁到好人家,让懂茶的人喝他炒制的茶,读懂他的良苦用心。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束怀瑞院士的一句话:“急功近利、一哄而上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的,不是每一棵茶树都香甜,不是每一壶茶都可口。好茶,是考证良心的显示器,是鉴别真伪的试金石。
  智者说,树木三年以上就有灵性,十年以上的茶树自带芳香。有机肥料追施,远离农药,科学管理,一年一个月的春茶采摘期,让茶树有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微生物在茶的叶子里积聚、升华,海拔高度差异保证茶叶回甘,此茶,无与伦比。寨山茶经过五十余载栉风沐雨,裸露在外的骨干根都有拇指粗,也该成仙了。
  北方的绿茶如山东大汉,外形粗犷壮实,在泉水的冲泡下,如春燕翻飞,味道醇绵厚重。比起南方绿茶纤细婉约,幽香温润,宛如江南女子的低吟浅唱,显得更加过瘾、到位。这可能就是一方山水造就一方风物吧。
  “茶至北”没有啥妙招绝活,也没有什么崇高的理念,不靠奖杯招牌,放野生长,不施粉黛,量身订做。一年只采春季,“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宋代宋子安)当柳枝含烟,桃李吐蕾,那灵性的茶芽,顶着雾气,等待采摘。勤劳的人们,早早起了,来到茶园,小心地把嫩芽采下。就这样,一片老茶,一位老人,一口锅,一茶师,人简单,心平静,足够。
  五莲籍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老师,滴酒不沾,喜欢素食,平日爱好是抽烟喝茶,他品遍天下名茶后,在散文《渐行渐远的滋味》中感慨地写到:“杯中日月小,茶里乾坤大。在诸多食品原有的滋味渐行渐远的当今,终日有日照绿茶相伴,我极度敏感的舌尖,似乎还感受到一些春天的清新、原野的芬芳。”他所抒发的不仅是对家乡的热爱,更是对初心的寻找和回望。
  我想问茶树想不想家,油亮的叶子风中摇头,她一定是在告诉我,遇上了好山好水好人,就不想家了。这就是茶至北,至北的茶!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植茶,后人分享。予人绿茶,手有余香。初心驻守,青山永恒,碧水长流。让我们共沐春风,品茗读书,共祝国泰民安。
  日照有绿茶,北方有嘉木。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 方 有 嘉 木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