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我与赵德发
  

赵建君
  大约五年前,我的长篇小说《吾女孟良崮》获第二届日照文艺奖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位文友相聚,我突发奇想,对赵德发说等有机会我写篇随笔,题目就叫《我与赵德发》。
  后来,一直迟迟难以动笔。再后来,连想都不敢想了。赵德发在文学的道路上远走越远,已发长篇九部,8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而我几乎原地不动。就像一个士兵跟一位将军认老乡,是老乡方方面面的差距,无形中也是存在的。这种距离感,只能仰望了。《我与赵德发》一文,今生很可能嘴上说说就算了。最近,突然意识到,再不写,等他的长篇小说《蓝调子》发表,等到根据他的《经山海》改编的电视剧播出,等他再获大奖后,我怕再也不敢写了。
  我与赵德发在三十年前的临沂地区就相识,在省文学讲习所,他还给我们进过课。1992年,我们在《山东文学》同期发过小说。他发头题,我发三题。那时还没感觉作品距离有那么大。我从鲁院创研班毕业来日照后,他说你来日照了,应该亮相。我说刚在《当代小说》发一个中篇小说《家园》,他看了说好,在文学活动讲这作品,从此,圈内读者也就知道日照运总有个爱好写小说的。这是我们友谊的起点。后来他多次向我推荐书目,再后来他多次说我脸上,我都为你着急,你早该写出来了。当时,他的脸色很难看。现在想来,小说是一门学问,除了生活的积累,还要有独到的灵性。1991年底1992年初,我在省内见稿就发,仅在《当代小说》就发过中短篇6个。赵德发说那是我的一个创作高峰期。细想也仅图解故事,没有什么思想性,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后来,我的长篇小说《陆家路》在《金海岸》发过前三章,他当时说有很大提高。寄给《中国作家》。后来没消息。2017年,《时代文学》第四期发我一个中篇小说《公园》。刊出后,我才意识到小说不该那么写。再后来,忙了好几年,他帮我看过三次我的长篇新作《但愿风雨不再来临》。正是因为这部长篇,我重新萌生了写我与他的动机。
  选好题材,讲好故事。一战期间,亚洲唯一战场是德国与日本在青岛争夺本属于中国的山东权益。受美国电视连续剧《国土安全》和韩国电视连续剧《太阳的后裔》影响,为增加看点,以此真实事件为背景,描写德国的一位特工普卢贝尔。后改名叫杨海恩。十五岁进入德国特训营,为练就能把手枪当手套戴,他受尽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三年磨难。青岛德日之战,德军乘胶州湾夜雾迷蒙之际,派遣驱逐舰突发鱼雷,将日军高千穗号巡洋舰击沉。德舰遂逃出胶州湾,驶入石臼所海域山后村东沙滩。61名官兵,原想登岸后请求中国政府保护,把他们送往南京,就可以遣送他们回国了。在日军追击下,登岸后改道想逃往莒县,进入龙山群山,被日军伏击。普卢贝尔负伤后,被隐居在龙山群山里的何秋莲所救。为报答何秋莲的救命之恩,他认何秋莲为母,承诺跟随何秋莲,回沂蒙山区腹地沂南,帮何秋莲寻找她失散多年的两个儿子,并发誓找不到她的孩子,他就不走了。二叔用家里唯一那头黄牛,给杨海恩换来媳妇。最后,他战死在大青山。作品尽量避开写战争,侧重描写特定环境下人情,较以前的作品,在男女情感方面的描写方面有较大突破。在真实性和合理性方面,都得到赵德发的提示和帮助。
  我曾站在临沂烈士陵园汉斯希伯塑像前,心想他能站在这儿,杨海恩也应该立在沂蒙山区这片土地上。小说完稿后,我发给晋江文学城网站,很快通过并已在网上发表。此时写我与赵德发,完全是为了扯大旗招展自己。我与赵德发,并没怎么写赵德发,侧重介绍我的长篇《但愿风雨不再来临》。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不介绍赵德发,人们对他方方面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早已了解。他已发表中篇小说25部,短篇小说100余篇,多次获奖。同为退休,他是副厅级,我仅是企业职工,我不知道说什么好。除了大家都知道他是曾经是日照市文联主席,山东省作协副主席,2011年被曲阜师范大学聘为兼职硕导、山东理工大学驻校作家、青岛大学驻校作家和讲座教授,被临沂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同为从临沂地区过来的人,说到临沂大学,本人又有另一种情怀。1982年,临沂大学在费县,我当时在费县14队工作,上第一届电大,我们那个班被临沂大学接管,三年全是谢老师、夏老师等老师为我们上的课,完成了人生无大志,但求60分的夙愿。我的毕业论文,也是将森书记帮我答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临沂大学说成我的母校有些牵强,可无论何时,只要提到临沂大学,真的感情很深。那毕竟是我一生唯一完成三年大学学业的校园。如此,我想引起大学同学对《但愿风雨不再来临》的关注。头一次在网上发长篇,又是纯文学,读者能否感兴趣,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我想,写沂蒙山区发生在沂南的故事,沂蒙人会感兴趣的。要是能从大学校园传播开来,效果会不一样的,何况,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已在日照落成,应该告知同学们一声。
  文学像一种病,得这种病还真的不好治。退休了,找点乐子就行了。但是,除了拿笔,好像别没什么乐子。人原本就不精神,不写更无精打采的。我曾问赵德发,写到什么时候就不想写了?他说不好说,因人而定。他正准备着手写《蓝调子》,他私下说要慎重,很可能是最后一部长篇。足看出他对这部作品的重视。我想停笔却停不下,步他后尘,也想完成最后一部长篇《倒霉鬼》。积我一生的积累,真要能写出一部说的过去的长篇,呈献给读者,此生也就足了。都知道人生最难得的是想得开、放得下,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聪明人不许愿,以此为乐吧。只是,我越写越慢,能在2021年年底完成就很不错了。如果说友谊也有长短有始有终的话,《倒霉鬼》算作我和赵德发相识以来以这种形式的握手,同时也是给家人、给相处过的同事和亲戚朋友的一个交待。
  行笔至此,读者朋友或许已看出我写《我与赵德发》,没有什么可比性,也许认可我这么做。而我真实的意图是想让读者朋友们知道我的长篇小说新作《但愿风雨不再来临》已在晋江文学城网站发表,以慰我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与赵德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