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尹鹏飞
“‘社区智慧警务+’项目不仅实现了零发案,还让高空抛物、独居老人照顾、消防通道占用等很多社区问题都得以解决。”东港区沙墩社区书记孙志忠说。
“社区智慧警务+”是什么
日照是典型的中小城市,社区建设起步晚、资金薄弱。2018年9月,公安部开展“基于大数据智能应用的社区智慧警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试点工作,日照被确定为8个试点单位中的唯一中小城市试点。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程上升为政府工程,确定了以建成多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为目标的“社区智慧警务+”建设思路。
按照“市里建后台、区县抓应用、镇街保运维”的思路,市公安局统一建立大数据平台,整合公安业务数据、社会数据和前端感知设备数据,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操作,相关预警信息及时推送到民警和物业人员使用的移动端及社区平台端,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转化为“打、防、管、控”的现实战斗力。
“平台每天推送预警信息,督促我们精准消除社区内的风险隐患。有了它的支撑,社区治理实现了前端预防、事前化解、主动服务。”在岚山区官山社区,社区民警左加浩深有体会。
“社区智慧警务+”怎样实现
为推动“社区智慧警务+”项目建设,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20余个政府部门参与,下发《居民社区智慧安防设施建设和管理规范》,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及老旧小区的安防设施建设标准、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在建设方面,设置高、中、低配三个硬件改造版本,普通版、加强版两个软件版本,费用多的几十万元、少的数万元,确保不同经济条件的社区都能上。“街道配套加上广告商的赞助,普通版本的智慧小区就建成了,小区里再也没丢过东西,居民们也满意。”东港区芙蓉社区的物业经理林为恩打算再上几台感知设备,让社区居民住得更安心。
“为了使各个社区实现智能化改造,我们坚持创新与立旧并举。一方面研发专用感知设备,比如物联网智能门锁,通过研发改造大幅度降低了功耗、提升了功效;另一方面把老旧小区的道闸、监控统一进行数据解构、汇入大数据平台。”市公安局信息通信处处长张陆青介绍。
“社区智慧警务+”的更多应用
“社区智慧警务管理平台”与市政府数据生态平台、全市视频监控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对接,整合金融、旅游等数据资源和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实现数据资源大整合、高共享,为建立完善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工作机制铺就了智慧路,推动智慧警务、智慧政务、智慧事务的融合发展。
万平口风景区高峰期人流量超过20万,旅游疏导一度捉襟见肘。智慧警务平台的客流量监控模型使警力、保安、文旅部门、物业、商户联防力量实现了可视化部署,日均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00余条次,旅游秩序实现了精准化管控。自平台运行以来,辖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0%。
基于社区案件警情、消防警情数据,综合计算小区平安指数,对小区的治安情况进行整体评估,倒逼社区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推动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
……
截至目前,日照共建成智慧安防小区936个,发送预警信息60万条次,新增管控流动人口3.5万名,抓获网上逃犯12人,“社区智慧警务+”系统已经成为日照市社区治理、社区防控、社区服务全面升级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