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打造“‘安莒’公岗、乐业共享”品牌,完成3 批共4267 个岗位创设工作,莒县———
让城乡公益性岗位更好地“救急托底”
  

全媒体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朱钧麟
  “现在,我们家每年享受的补贴大概有12000元,在这里上班,既能多一份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我感觉又看到希望了。”4月15日,正在莒县龙山镇西花崖头村农村幸福院打扫卫生的刘分莲难掩喜悦。
  刘分莲告诉记者,因为老伴得了一场大病,整个家庭入不敷出。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及时和她联系,将老伴安置到幸福院集中照料,这次公益性岗位开发又给她提供了一个在幸福院工作的岗位,她感到十分满足。
  同样听说公益性岗位招聘事宜的厉吉来,第一时间便报名了保洁员岗位。
  厉吉来家住陵阳街道厉家村,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干重活儿,之前出去打零工也挣不到什么钱,“这会儿好了,在家门口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儿,不用到处去,家里人也放心,钱挣得也踏实。”
  稳定的就业岗位不仅受就业困难人员青睐,固定的收入还能给就业困难人员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莒县立足实际,探寻莒县路径,打造“‘安莒’公岗、乐业共享”品牌。
  为更好地让公益性岗位发挥大作用,做到人尽其用,莒县依托全省统一的公益性岗位精准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做到岗位和人员“双实名”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吃空饷”等情况。
  实际运行中,由乡镇(街道)统一负责,村(社区)做好日常管理等工作,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助管理,相关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按照“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发放,其中70%作为基本补贴,30%作为绩效补贴,绩效补贴依据考核结果发放。
  “感谢党和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政策,给了我一个就业岗位,还给买上了商业意外伤害险。我在外地打了一辈子工,没成想老了还能给村里做点贡献,再出份力。我一定把公墓管理好,争取每月拿到全额补贴。”碁山镇西坡村赵然果信心满满地说。
  “先行先试”,摸取经验,莒县选取有代表性的浮来山街道和碁山镇的部分社区,作为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试点。第一时间深入到脱贫享受政策、农村大龄人员等群体家中实地调研,从职业技能、劳动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了解群众就业意愿、需求,并赴德州市齐河县进行考察,学习其在全省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方面先行先试的创新思路和先进做法。
  在组织开展岗位需求和人员摸底工作中,莒县强调岗位设置应遵循“因事设岗”,避免盲目开发,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体,本着就近就地原则,认证识别、精准设岗,实现“人岗相适”。
  通过梳理近年来行业领域开发的城乡岗位情况,莒县整合潜在开发的岗位、人员,改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让城乡公益性岗位更好地“救急托底”。截至目前,莒县已完成3批共计4267个岗位创设工作。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城乡公益性岗位更好地“救急托底”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