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上下游22个企业党支部、778名党员抱团发展,莒县——
全媒体记者 厉倩 通讯员 徐峰
党建是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推动产业链固链补链延链的“主心骨”。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全过程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搭建“政治引领、政企对接、交流发展、综合服务”平台,10月24日,莒县正式成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党委。
“其实早在产业链党委正式成立之前,我们便围绕‘企业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工作做什么’的目标开展工作,建立‘企业需求、部门资源、具体项目’三张清单,动态掌握企业情况,实现为企精准服务。”莒县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部长薛喜收说。
疏通堵点 加速项目落地成长
走进峻和(日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个个鲜桃经挑选、清洗、去皮、修整、切割等程序后,变成了一罐罐美味可口的桃罐头。
这个投产仅2个多月的企业,已经收到了来自盒马鲜生等客户的大批量订单,产品供不应求。
前期,公司总经理庄文轩还曾为没有厂房而困扰。
万分火急之下,庄文轩拨通了莒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专办人员的电话,“我们这边新接了桃罐头加工订单,货值8000万元,目前公司没有厂房,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力争赶在水果盛产季投产,以保障订单任务完成。”
接到求助后,专办人员经过多次分析研判,寻找厂房并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可行性。厂房确定后,与项目方协同办理安评、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手续,最终项目在8月15日顺利投产。
服务莒县海鼎饲料有限公司办理设立、注册、生产许可验收等相关手续,协调处理生产用水问题;帮助日照成群食品有限公司协调办理集体用地手续……莒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党委正用心服务企业、用力推动项目,让一批批优质项目在这片热土上加速落地成长。
主动服务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泰森食品是全球领先的鸡肉、牛肉、猪肉及加工食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冷藏设施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莒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党委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日照正基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有限公司,梳理出正基公司与泰森集团在冷库存储、中央厨房OEM代加工、保税区加工及储存合作、预制菜合作等9个合作点,协调泰森食品租赁正基公司冷藏设施25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围绕预制菜产业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等业务,莒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党委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企业负责人到诸城市、青岛市等地学习考察,并举办了2期莒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训班,共培训产业链相关职责部门负责人162人。
不仅如此,该产业链党委还邀请安监、环保等行政执法部门定期上门开展安全体检、环保体检,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并牵头加强与地方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银行等单位联建共建,召开“银政企”对接会,为三兴食品、长荣生物等7家企业融资2.6亿元。
打破壁垒 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前段时间我公司订单不足,公司职工每月放假10多天,通过产业链党委开展的企业合作交流会议,了解到方新食品用工不足,我们马上安排20余名职工到方新食品帮助生产,既解决了方新食品用工紧缺的问题,又增加了我公司职工收入。”尚健食品总经理刘润章介绍。
依托产业链党委开展的支部沙龙、职工联谊会等活动,产业链上原本陌生的企业之间实现了动态调剂用工、仓储共建、供需互通等资源共享。
为加快推动产学研对接,及时了解产业链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该产业链党委还建立了企业需求人才信息库,将相关人才纳入今年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先后组织举办2次人才会客厅活动,就双招双引、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人才智力引进合作等事宜进行交流对接。通过人才推动,“链上”72家规上企业今年1—9月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0.26亿元。
以产聚人、以人兴城。在招才引智方面,产业链党委先后与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博士、硕士等研发团队12人,国家高层次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及青年人才35人,建成高新技术企业12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家、市级以上瞪羚企业4家、产业科技创新平台9个。
“莒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共有22个企业党支部、778名党员,我们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协调各方、整合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薛喜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