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慧萍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东港区坚持以“降成本、提绩效”为目标,以“1234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进项目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个“理念”,精选项目立项。东港区引入“市场”理念,发挥“政府+市场”整合优势,严格审核新增项目入库,事前评估核减率67.54%;优化楼宇经济扶持政策,以市场定需求,节约租赁面积24.72%,涉及资金765.2万元;支持项目招引,鼓励市场创新,设立科创基金5亿元;严控政府投资建设,压减投资规模3.8亿元,从多角度入手,提高政策和项目实施的精准度。
两个“手段”,节约项目成本。东港区一手抓好全成本绩效管理,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进行试点改革,建立8项预算标准定额体系,初步核减项目成本4326万元、核减率20.3%;一手抓好政府投资评审,严格成本审核,去年累计评审工程项目送审额20.45亿元,审减额4.05亿元、审减率19.83%。
三个“统筹”,稳控项目运行。统筹整合资金,东港区将涉农资金5.42亿元综合用于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工作,打造“多主体、共联动”格局;统筹调剂资金,强化绩效监控纠偏作用,将收回、节约资金统筹调整用于支持急需、有效项目;统筹变更审批,坚持“先审批、后签证”,严控预算资金调剂和政府投资项目变更,重大变更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批,实现项目运行动态管控。
四个“保障”,健全项目管理。组织保障,东港区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工作机制,把“市场”理念深植于政府投资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保障,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权责清晰、配套联动的协作机制,推动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制度保障,出台规范性政策文件10余个,扎紧制度管理“笼子”;监督保障,坚持公开、监督两手抓,加强监督和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促进财政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