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社区、乡村、机关、企业“送课上门”,五莲县——
本报通讯员 李倩 王春磊 张迪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大气磅礴的《七律·长征》,拉开了五莲县委党校“薪火传承映山红”宣讲队成员接学莹“长征精神”宣讲的序幕。近日,在五莲县解放路社区会议室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30多名社区党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长征精神,激发了他们不忘初心、服务居民的决心。
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宣讲方式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是这支宣讲队成立的初衷。两年来,这支由15名党校女教师组成的理论宣讲“娘子军”,足迹遍布五莲县的城镇乡村、村居社区,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日前,宣讲队被授予“日照市巾帼文明岗”称号。
根据基层理论宣讲需求和基层党员群众思想实际,宣讲队精心备课磨课。宣讲队定期对外发布“宣讲课程清单”,接受基层按需点单。根据基层需求,宣讲队深入社区、乡村、机关、企业“送课上门”,提供“点对点”分众化理论宣讲服务,实现了“想学什么、就讲什么”的精准化宣讲。近两年,该宣讲队年均开展理论宣讲80次以上、受众1 . 5万人次以上,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助推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大家一定要选购合格厂家的电动自行车和充电器、电池,不要私搭乱接电线,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到集中充电地点进行充电……”在五莲县芙蓉广场,五莲县消防救援大队女子宣讲队员正在为居民宣讲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为提升群众安全意识,五莲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以“红杜鹃”宣讲品牌为统领,将宣讲工作与消防安全深度融合,纵深打造了“消防宣传万里行”特色宣讲子品牌,着力构建了常态化、立体式、全覆盖的消防宣讲新格局。五莲县消防救援大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行业特点,加强部门联动,针对不同受众,制定他们最感兴趣的宣讲内容和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先后联合团县委举办“12355青春自护·平安春节”青少年自护宣讲教育等特色宣讲活动20余场,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引发听众共鸣。
“消防宣传万里行”特色宣讲子品牌还开展了宣讲员差异化练兵,邀请部分社会媒体专业人员为全县消防救援队伍宣讲员开展消防宣讲专题授课12次。成立由10人组成的“消防宣传万里行”女子宣讲队,通过“流动宣传+驻点宣传”,提醒群众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由8000余名消防志愿者组建的消防志愿服务队深入该县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家庭、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消防隐患我来说”等宣讲活动2000余次。联合该县交发集团打造消防主题公交车,创作消防安全题材微电影《梦醒三十分》,建设消防宣讲主题公园2处,向社会公开 9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开展“红门”开放活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各位工人们,安全生产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保障员工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许孟镇艾力达机械铸造车间内,安全生产责任人徐月国也在大声宣讲着,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责任和要求。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工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宣讲的内容很全面,感染力很强,安全生产确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时刻牢记安全,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该公司负责人朱玉仁表示。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宣讲,一问一答互动着。他们纷纷表示,安全生产方面的宣讲让他们受益匪浅,对安全生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前期,许孟镇志愿宣讲团打造的“红色磁场”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受益。如今,许孟镇再将安全生产与宣讲相结合,继续让宣讲发挥“磁场”效应。“把宣讲送到生产车间,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工人们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让工人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许孟镇人大副主席郑召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