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洪生
卜子(前507—前400),姒姓,姓卜,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春秋末期晋国南阳郡温邑(今河南省温县)人。其作为孔门“七十二贤”和“十哲”之一,参与创立儒家学说并发掘经文大义,对弘扬孔子学说起到关键作用,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做出开拓与奠基性贡献。《后汉书·徐防传》载:“《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论语·子路》曰:“子夏为莒父宰。”《莒文化大典》亦说其“为莒父宰,在莒建卜子书院。”《重修莒志·古迹》也载:“卜子书院州南一百三十里书院村有古寺,传卜子书院,有祠堂旧基,有晒书台,有文昌山。”
卜子主要经历及性格特点
卜子先祖世为卜官,故以卜为氏。“依《史记》,子夏少孔子44岁,到孔门受业是孔子自卫返鲁之后,在孔门诸弟子中,行辈较颜渊、仲由等为后……”(田文阁《城市的文脉·书院》)“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礼记·檀弓上》)意即从前孔子失去鲁国司寇官职,打算前往楚国,就让子夏先去打听,又让冉有去申明自己的想法。如此推测,卜子是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就学于孔子,而在孔门后期其他是孔子事实上的“助教”,其不仅为司马牛、樊迟解疑释惑,而且以“礼后于仁”使孔子受到启发,表现出一个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潜质和思想深度。
《荀子·大略》载:“子夏贫,衣若县(悬)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译为白话文就是“子夏家境贫穷,衣服破烂得就像悬挂着的鹌鹑。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做官?’他说:‘诸侯看不起我的,我不做他的臣子;大夫看不起我的,我不想再见他。柳下惠和看门的人穿着同样的破衣服而不被怀疑,这不是一天的传闻了。争夺私利就像得到了指甲而丧失了手掌。’”这体现了卜子宁可贫穷,也不为了富贵丧失气节。他还说:“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銙于五兵,而辞不慑;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尸子》)(君子饥寒交迫而思想不会变得邪恶;面对酷刑也毫不畏惧;每逢大事都不忘平时所说的话。)齐国政治家晏婴曰:“臣闻仲尼居处情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意志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其意是,与颜回等人在一起可以积德行善,而与子路、卜商在一起,可以免于气郁而疾,意志不通。《论语·先进篇》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就是说,子贡(端木赐)曾问孔子:“师(颛孙师,字子张)和商(卜商)两人谁更贤能?”孔子说:“师啊总是过度了,商呢总是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师更胜一筹吗?”孔子说:“过度了如同不足。”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对此注解:“子张(师)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现代国学大师钱穆也曾解析:“譬之于射,过与不及,皆未至于鹄的。子张才高意广,所失常在于过之;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于不及。此皆材质有偏,而学问之功有所未至。”这与卜子的表现基本一致。孔子还曾告诫卜商:“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你要做高尚的儒者,不要做以儒为职业的小人物。)卜子自己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给人的感觉有三种变化:远看感到庄重,接近感到温和,与他对话感到严厉),这或许是其对他人评论的一种辨解。
卜子为人爽直,交友较广,对事情都持以相对开放的态度。孔子向他传授交友之道时,特别强调拒绝泛泛之交,不跟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即“无友不如己者”,“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卜子按照老师建议,贤德者与之,卑贱者拒之,不仅学业渐进,道德修养也有提高。这使孔子预言,自己去世后卜商会更进步:“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还说(悦)不如己者。”(《说苑·杂言》)意即子夏与子贡(端木赐)不同,子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正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前提。《论衡·知实》引《孟子》:“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六子在其世,皆有圣人之才,或颇有而不具,或备有而不明,然皆称圣人,圣人可勉成也。”就是说,子夏有圣人一体而不具,与颜渊等人还有一些区别。《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载,子贡曾评:“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求学能深究其中礼义,性严厉而果断,送迎宾客必恭必敬,上下交流是严格有限制的,这是卜商的行为)。孔子谈到四科弟子较优异者十人,子夏与子游(姓言,名偃)被称善于“文学”(文章博学)。
孔子去世之前,卜子就已出仕从政。《论语·子路》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韩诗外传》可见卜商曾去卫国,还为卫灵公做事。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卜子28岁时放弃仕途参与六经整理,周元王元年(前476)受邀从温邑到晋地在龙门西河(今山西省河津市一带)设教讲学,长达55年。其37岁娶田氏,生二子卜芹、卜判,长子卜芹20岁病亡,使其心灵受到极大创伤,以致双目失明退居故里,周威烈王六年(前420)87岁时病逝,葬于河津市东辛封村,其墓碑亭有联:“二千年教泽长流,莽莽神州,道统固应在东鲁;七十子门墙并列,彬彬文学,师承今尚说西河”。历朝历代对卜子的祭祀不断升级,唐太宗时从祀于孔庙,唐玄宗封为魏侯,宋真宗追封河东公,宋度宗加封魏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称“先贤卜子”。
卜子任“莒父宰”的前前后后
所谓“莒父宰”,即莒父这个地方的邑长(也有人解释为“莒父县令”)。关于“莒父”位在何处,不同地方有不同说法,《春秋·公羊传·定公十四年》载“城莒父及霄”,二邑都在今莒县附近,亦为鲁人所取莒国之地。《增修胶志》记载:“周武王封少昊之裔兹舆期为莒子,都于计。”(“计”指计斤城,位于今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城子村),周平王元年(前770)莒国都城迁莒(今莒县一带),“计斤”改名介根。《山东通志》则说:“莒始封在莱州府高密县东南,乃莒子之都,而子夏所宰之莒父也。春秋时,莒子迁于城阳。”“莒父之邑,以莒子始封得名耳。”2020年第10期《史学月刊》载文认为,莒国旧都介根(今胶州市西南),春秋以后南迁莒县,长期与齐国为邻。再按《地志》,除莒国外,还有“三莒”,一为周莒,一为齐莒,一为鲁之莒父。至于为何称为“莒父”,清人高士奇曰:“盖取地于莒,遂谓之‘莒’,如郑取许田而谓之‘许’,楚取沈邑而谓之‘沈’,鲁有薛地而谓之‘薛’耳。”现代学者亦言:“‘莒父’作为地名,之所以带有‘父’字后缀,应是鲁语发音所致,犹如‘梁父’。”“莒系以‘父’,鲁人语音。如梁父、亢父、刚父是也。”“父,甫也,开始也,即莒之初都。”
为纪念曾子、卜子,清代士坤在莒县果庄乡茶城村建“二贤祠”,祠门额刻“是乃圣人也,其为夫子乎”。日照文史专家田文阁在《城市的文脉·书院》中写道:“卜子仕莒,在曾参之后……至今莒地仍流传不少卜子的传说。”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鲁国正卿季康子查办了意欲作乱的莒父宰一伙之后,前去拜访孔子,让其推荐一位弟子担任莒父宰,孔子便推荐了品行与才华具备的卜商,而卜商还是想在母亲面前继续尽孝,孔子劝其:“商,汝知君子为君乎?”(你知不知道国家为什么需要君王?)卜商回答:“鱼失水则死,水失鱼则为水。”(鱼失去水就会死,水失去鱼仍然是水),意即君主是鱼,百姓是水,君主失去百姓就不是君主了,百姓失去君主仍然是百姓。孔子又说:“既然如此,何不为官给百姓办事?”卜商于是赴任。然而,其上任伊始只把目光锁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谋小利而失大机”。于是问政孔子,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篇》)就是说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卜子牢记老师教诲,用一个多月时间走访调查,以民生衣食为主、以教化百姓为辅的理政策略,发动百姓兴修一条十几公里长的沟渠,引大河之水灌溉农田。同时规范城内工商业,禁止哄抬价格,以官家作保方式允许农家免息赊欠,先获得农具,待收成后再结账付清等,很快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年两季庄稼明显增产,百姓家家有余粮,鱼盐丝铁百工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