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茶叶+”文章,不断延伸茶旅融合、茶产融合产业链,夏庄镇——
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孙业勇
“家人们,今天分享的是我们浮来青的绿茶茶点,原料采用的是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茶,酥脆可口,甜而不腻,需要的可以下单喽!”近日,在位于莒县夏庄镇的浮来青集团,副总经理王爱梅正在直播间里介绍新品。
直播台上,绿茶面条、绿茶饼干、含有茶叶提取物的洗护三件套、绿茶味的牙膏……琳琅满目的茶叶衍生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们研发的十多个绿茶系列产品,不仅在线上卖得火,来旅游的客人也很喜欢,例如这种绿茶面条已销售三吨多了。”王爱梅说。
如何用“一片叶子”撷绿换金、实现茶叶价值的多重变现?浮来青集团围绕“茶叶+”做文章,不断延伸茶旅融合、茶产融合产业链,打造集旅游、康养、研学、拓展、酒店等于一体的“茶旅情缘”品牌。
“我们主打的特色就是茶文化,游客可以走进茶园体验采茶,亲手制茶烤茶,品尝茶美食,感受茶艺魅力,全方位了解茶文化,现在我们年接待游客量在30万人次以上。”王爱梅说。
作为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山东省北方茶叶高科技示范园,也是夏庄镇茶产业的龙头,浮来青集团拥有1870亩有机茶园。近年来,该公司在种植良种化、茶园生态化、管理标准化、产品有机化等方面下大力气,并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22个村发展茶园6000亩。
“公司联合周边村成立了茶叶合作社,实行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鲜叶收购、统一茶叶加工、统一干茶销售。”王爱梅介绍,茶叶合作社实施防伪溯源智慧管理,“一茶一码、一码溯源”,既保证了茶叶品质,又能助农增收,双方实现共赢。去年浮来青集团年产干茶30吨,产值达到3000万元。
夏庄镇是“南茶北引”最早的试点之一,原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研究站就曾设立在这里。历经60年发展,夏庄镇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精彩蝶变。
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青山茶园,一片小茶叶带给村民的是青山变“金山”、日子越来越红火。
清明见芽,谷雨见茶。天蒙蒙亮,在夏庄镇小窝疃村,成垄成片的茶园里开始热闹起来,茶农们正忙着采摘今年第一茬露天春茶,一双双巧手在枝叶间舞动,鲜嫩的茶芽装满了茶篓。
“现在一芽一叶是100元一斤,一芽200元一斤。”据小窝疃村党支部书记杨乐日介绍,由于纬度高,休眠期比较长,夏庄茶叶的特色就是叶片厚、耐冲泡、板栗香、滋味浓。
“家有小茶园,不缺零花钱。我栽了8亩茶园,去年纯收入12万元,亩均收入1.4万元左右。”杨乐日介绍,小窝疃村现有耕地1000亩左右,其中发展茶园600多亩,家家户户靠一片茶叶鼓起了腰包。
近年来,夏庄镇持续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招引三个省级农业开发项目,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建设优质绿茶基地,并探索成立茶业发展联盟和茶业联合党支部,通过联盟和党支部加强对茶业发展指导和规范,引领夏庄绿茶产业化、规模化不断提档升级。
如今,绿茶已成为夏庄镇响当当的名片,全镇有浮来青、卧龙青、莒州青、御王青、御键青、世海春、茗兰春、沂峰、宏德等60多个茶叶品牌。目前全镇共有茶园7000余亩,28个村种植茶叶,8家茶企通过SC认证,镇域农民茶叶合作社发展到25家,全镇年产成品茶500吨,产值1.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发展现代茶产业的目标,大力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和标准化茶厂建设,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发展精深加工,延长茶产业链条,持续做大做强茶产业,为农民致富增添动力。”莒县夏庄镇党委书记伦智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