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 张正敏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否有效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否实现,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巩固。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这要求各级党组织准确把握治理本质,科学回答“为谁治理、谁来治理、怎样治理”一系列问题,不断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夯实治理之基,坚持人民至上,回答“为谁治理”的问题。基层治理,为谁而治?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乎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关系着基层治理的目标和方向。基层工作最终连接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说到底就是聚焦并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眼前事烦心事困难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好基层工作就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意识,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持续落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全力办好惠民好事,破解民生难题,聚焦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抓住治理核心,锻造坚强堡垒,回答“谁来治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以此为根本遵循,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切实发挥党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筑牢治理之本,创新多元体制,回答“怎样治理”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易发多发,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各种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基层治理面临严峻复杂形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要注意运用“统”的理念和方法,建好“合”的机制和平台,广泛吸纳市场主体参与,多渠道吸纳各类贤人能人,做实“兼职委员制”,真正把资源统筹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在多元共治中,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到精细、从应急到常态、从治标到治本。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我们只有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才能打好强基固本基础功,实现基层和谐稳定,从而确保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坚不可摧。(作者单位:潍城区委党校、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