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探索“公司+农场”,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小店镇——
芦笋变成致富“金钥匙”
  

全媒体记者 王霞
  一场夏雨过后,土壤中的水分充足了,芦笋便争先恐后破土而出。
  日前,走进在莒县小店镇金墩二村的润阳芦笋合作社,一株株翠绿鲜嫩的芦笋生长旺盛,排列整齐,嫩绿喜人。村民们一手扒拉绿芦笋寻找达标的芦笋,一手持短刀熟练地向其根部一割,芦笋采收完成。
  收割的绿芦笋被村民们整齐堆在一起,进行分选、裁切、打包、装箱。作为小店镇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绿芦笋种植已有近40年历史,以前芦笋只是单季产出,从每年的3月份到10月份,产能有限。现在已实现了芦笋的反季节种植,冬天也可以正常生长,保证了产量。
  “目前,绿芦笋的价格相对较高。春季芦笋价格达到30元/公斤,现在露天绿芦笋上市了,市场批发价也在16元/公斤,前景非常好。”润阳芦笋合作社负责人李兆贤介绍。
  近年来,小店镇共种植绿芦笋1.2万亩,建设于官庄、鞠官庄等绿芦笋集中种植片区6处。培育兴晟芦笋种植合作社、好品芦笋合作社、润扬合作社、横山天湖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探索实践“公司+农场”种植、采摘、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目前,该镇年产绿芦笋1.2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带动3000多户笋农实现稳产增收。
  “在润阳芦笋合作社上班一年多了,每个月两三千块钱的收入,现在芦笋行情这么好,年底我们还有分红,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一位正在采摘绿芦笋的金墩二村村民李成立说。
  据了解,小店镇芦笋种植基地项目盘活了村集体资产。村集体以大口井、塘坝等资产入股,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签订经营权入股合同,在保底收益基础上按照4∶1∶15(农户、村集体、社员)比例享受二次分红,农户也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就业。
  截至目前,小店镇已有149户共23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保底收入300—500元,农户也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就业(80—120元/天),年底每亩二次分红400—600元,每年分红总额约1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约2万元,带动就业人数280人,每户均增收2.2万元。绿芦笋种植既稳定了农户利益,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为绿芦笋产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蹚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据李兆贤介绍,由于绿芦笋“金贵”,难以储存,刚采摘下来的绿芦笋若不经过特殊处理,常温下两三天就脱水变蔫,不宜长途运输,为此,小店镇催生出了速冻绿芦笋加工产业。
  目前,小店镇拥有绿芦笋加工企业7家,其中3家获得了绿芦笋出口资质。
  低温储藏库、保鲜库、烘干房、加工车间……这些绿芦笋加工企业,不仅拥有从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引进的先进设备,还能自主进行农药残留、微生物和各种理化项目的检测,所加工产品质量接轨国际食品安全要求。
  如今,以小店镇为代表的莒县绿芦笋,出口量占全国绿芦笋出口的70%,成为了中国绿芦笋产业的重要支柱,也成为小店镇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一张“绿色名片”。
  针对国内市场,除了供应鲜食绿芦笋外,小店镇对绿芦笋产品开发也下了不少心思。绿芦笋茶、绿芦笋干、绿芦笋酒、绿芦笋粉条……一系列绿芦笋产品被开发出来,销都往上海、杭州这些全国一线城市,年销售额超1200万元。
  2021年,小店镇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并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典型案例”;2023年,被认证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举办了“首届莒县绿芦笋文化节”,为推广宣传莒县绿芦笋品牌文化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崭新平台。
  田野里,大棚内,这一茬茬破土而出的绿芦笋,不仅为当地老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财富和收益,还为这片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未来,该镇将通过新建大棚、保鲜库、低温储藏库、加工车间等项目,在抓好绿芦笋的反季节生产、保鲜、加工、储存等环节下足功夫,提升绿芦笋生产加工、冷藏保鲜的能力,延长绿芦笋产业链,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共赢,辐射带动小店镇绿芦笋进一步突破性发展。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县域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芦笋变成致富“金钥匙”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