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打造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东港区第五小学———
大思政课“活透深”的本土实践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王郡媛 通讯员 王谋利 朱璇
  如何打破学校思政课“纸上谈兵”的局限,让教育真正落地生根?东港区第五小学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维度出发,探索形成了以“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为核心的“东港大思政,校家社协同”城市模型,所有教育实践均围绕“把学生放在心上,让所有家庭都成功”的育人目标,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近年来,东港区第五小学立足国际化视野,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新型伙伴关系,通过本土化实践探索,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讲活、讲透、讲深”大思政课,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注入新活力。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专业委员会2025学术年会在扬州举行,东港区第五小学作为全国11个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的单位代表,进行了以“开辟育人新范式,寻找最大公约数,多样态‘教联体’赋能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经验交流,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好评和高度赞誉。东港区第五小学更是被确定为华东师范大学校家社协同育人联盟校。

学校思政“活”起来:以党建引领绘就育人新图景
  走进东港区第五小学,富有人文气息与时尚感的教学楼错落分布,绿植点缀其间,明亮宽敞的教室将美感、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健康的学习氛围,更彰显出学校对“卓雅教育”的追求,为“校家社”协同开展大思政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让思政课有趣味、情味和意味,就得让教育场景‘活’起来。”东港区第五小学以“党建带队建、队建铸团结”为抓手,打造少先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品牌,通过“同上一堂课、同做一件事、同耕一块地”的“三同”活动,串联起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思政教育资源。
  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该校连线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八中学、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藏文学校,组织不同民族的少先队员开展“石榴籽一家亲”云端主题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互动中深入人心;广西“三月三”节日里,与大化县六也乡中心小学的壮族队员共庆佳节;端午节时,和景颇族、傣族、阿昌族队员一起包粽子、做香囊;植树节期间,与壮族队员共同种下“同心石榴树”。经过多年的扎实实践,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
  此外,该校还依托日照绿茶产业优势,开发“劳动育人”实践课程,让“茶三代”学生参与种茶、制茶,再通过云端连线与各族队员分享劳动成果,以农耕精神传递团结互助、崇尚劳动的价值观。

家庭思政“透”起来:用“1510”课程点亮美好人生
  “家庭是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基于这一理念,东港区第五小学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创新研发日照市家庭生活教育“1510”综合类思政课程,让思政教育融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1”是家庭生活教育的“一个定位”,“5”是家庭生活教育的“五大作用”,“10”则涵盖家庭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家务劳动、阅读、文化、闲暇、食育、自然探索十大课程内容。为推动课程落地,该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与工作坊,邀请专业讲师为家长解读课程理念;指导家庭建立“家庭分享时间”,让家人围坐交流生活感悟;协助成立家庭小组,开展亲子游戏、烹饪大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同时引导家长根据孩子成长情况,动态调整教育策略。《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1510”生活化课程体系》的经验先后在烟台、长沙、上海、西安等省内外大课程思政体系创新实践研讨会上作报告分享。
  此外,该校还将家风家训纳入教育范畴,通过学习中国家教百年历史、世界十大家族家训等内容,让家庭文化成为新时代育人的重要资源。

社区思政“深”起来:借研学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思政课不能只在教室里讲,要把社会大课堂用好用足。”东港区第五小学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依托涛雒镇东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跟着节气去劳动”红领巾农耕研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价值、传承红色文化。
  东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农业+文化+旅游+素养教育”为方向,为城区学校“分田到校”,学生们在这里亲身体验耕耘、收获的全过程,了解农耕机具变迁,在劳动中培养坚韧品质与责任意识。
  结合二十四节气,该校设计多样化实践活动:春分播种、秋分收割,让学生掌握农事技能;融入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项目,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组织学生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磨豆腐,锻炼动手与创新能力。研学活动不仅成为思政教育的“实践课堂”,更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作为深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者,东港区第五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区支持的协同机制,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精神灯塔”,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贡献力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思政课“活透深”的本土实践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