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品读中国好书 点亮心灵灯塔

  日照港中学
  八年级十二班 李林泽
  指导老师 贺同柱

  中国人唯有国魂是最可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鲁迅

  站在历史的深处,一字一句,唤起时间深处的记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再读《诗经》,我们所见的不只有炽热如火的爱情,还有士卒们相互友爱、不惧牺牲的情感,更有中国人自古以来同仇敌忾、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怀。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一部如此的典籍,谁说只有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对风花雪月的描写?听,“我生之后,逢此百凶”,那是对社会颠倒黑白的感慨,对生不逢时的怨恨;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是千万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悲愤之情。《诗经》,以最浪漫的手法描绘最现实的场景,它如同一股涓流,滋润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田,在我们的心底注入最深沉古老的力量,支持着我们前行。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重读《楚辞》,喜欢东方朔的博学,也喜欢宋玉阳春白雪般的高雅,但最令人动容的,是屈原的一片赤诚之心。原来,真正千古文思,不只产生于放逐之人怨天尤人的感慨中,还诞生于对黎民的一腔赤诚。虽有人批评他不会明哲保身,把他的斗争看作是意气用事,但当灵均吟游于汨罗江畔,向渔夫喊出那句“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他的精神泯然注入中华民族的文脉中,点燃人类文化的火炬,唤醒了无数后人的拳拳之心。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重温《唐诗三百首》,又见李白的浪漫豪情,白居易的娓娓道来,王维的超脱世俗。但当我们拨开历史的烟尘,只见一个老人,真正地心系天下,胸怀国事,为天下苍生做诗,无愧于“诗圣”之名。他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历史的烟尘打磨着他的眼睛,让他看见:由盛转衰,国力式微,变的是百姓的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不变的是统治者的荒淫享乐、醉生梦死。虽心有效忠之情,无奈是杯水车薪。殊不知,当他漂泊在外、寄人篱下之际,他的如椽大笔将穿透后代无数王朝的更迭,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心忧天下的豪情。
  站在历史的深处,品读中国好书。一词一语,听那亘古不变的翻书声,回荡在我们心中的,是中华民族的国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9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品读中国好书 点亮心灵灯塔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