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年味浅浅入窗来
  

赵琼
  晚上回家,女儿正在为老师布置的作业为难。老师让她们准备她们认为最有年味的东西,明天带去学校。这可让女儿犯愁了,毕竟现在年味这么淡,什么才算有年味呢?
  我给女儿出主意,过了腊八就是年,带一份腊八粥去可以展示也可以吃,女儿否定了,她觉得一碗粥有什么意思呢?我再出主意,让女儿穿一身红去学校,喜气洋洋的多有年味啊。女儿再次否定了,理由是校服就是红色的,可哪有年味?我看着女儿从厨房转到客厅,再从书房转到阳台,愁眉不展的她忍不住在玻璃窗上哈了一口气,写上“年味”二字。我看着她的模样,不由得笑了,思绪也把我拉回老远。
  小时候,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或腊鸡腊鸭做腊肠迎接新年的到来,或做腊八蒜、包饺子,而母亲的头等大事便是剪窗花。母亲会在赶集日起个大早,买回红艳艳又轻薄的窗花纸,然后拿起铅笔在纸上勾勒出各色图案。母亲歪着脑袋,聚精会神地想着,突然像是有了灵感,用心地在纸上描绘着,然后手执剪刀,红纸在指间翻飞,若如蝴蝶翩翩起舞,一个六瓣的花便活灵活现地出现了。我忍不住拍手叫好,也拿起一张红纸打算跃跃欲试,可剪刀在我手上仿佛有千斤重,成品十分粗糙,我有些气馁。
  “把红纸折叠起来,再按照铅笔的画线,小心剪去多余部分,不要忘了,这儿也要剪一刀。”母亲一边教,一边告诉我,剪窗花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让家里充满喜气和年味,而每一张窗花都承载着我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盼。我拿起母亲刚剪好的“吉祥”二字,仔细端详着,细腻的线条、精巧的布局,无不包含着母亲的匠心与智慧。母亲教我用半湿的毛巾打湿玻璃,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窗花糊上去。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一片片红光映照在墙上,整个家里格外充满年味。
  母亲心思细腻,又设计了“福到我家”“新年快乐”“年年有余”“平安富足”等图案,都活灵活现的。仔细一数,竟有三十余张。我刚想把窗花贴到墙上去,母亲笑着阻止了我:“走,给邻居家送去。”于是,母亲牵着我的手送了一下午的窗花,在一声声感谢中带着蒜苗、青葱满载而归。我有些不满,母亲却语重心长:“施比受有福,而且交换幸福,多好呀。”那是母亲给我上的一课,我郑重地点了点头。那年,到我家拜年的人比往年多多了,有些人只是路过来道一句“新年好”,有些人则是被我家窗户上满满的窗花吸引,来看一看。母亲热情好客,把自己的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们,也收获了很多新朋友。那一年,年味很足。
  多年不剪窗花,我有些手生。我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向母亲请教。然后我借用了女儿的红卡纸,画线、裁剪,不多时,一个个镂空的“福”出现了。我们贴着窗花,女儿拍手叫好,她的作业终于解决了。
  年味浅浅入窗来。其实,窗花不仅仅是一种节日的庆祝,更是年味的凝聚和传承。我们在借窗花致敬岁月,用今日的欢喜告别昨日的忧愁。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年味浅浅入窗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