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巨峰镇初级中学 七年级七班 李佳欣 指导老师 许敏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她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趣,也经历了爱人离世、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发常人悲世之感慨,心怀家国与天下。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枝花在宋代萌发,绚烂了中国诗词的整个花季。飘散淡淡清香的诗笺上,有她的聪颖与傲骨,柔情与相思,坚强与悲戚……
“愿向藕花深处醉”。桃花离谢,枕隐流年。那年的陌上花开时节,一个美丽婉约的女子降临人间。多年以后,她将长成一个容貌清丽、才情传世的女子,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豆蔻梢头春意浓”,荡舟,争渡,与小姐妹们郊外同游。这一首《如梦令》旨在忆昔。此时,年方十六的李清照初试笔墨,她还未经历尘世中的悲欢离合,心思那般剔透,时光那般快乐。
倚门回首嗅青梅。她有多情柔婉的少女情怀,在《点绛唇·蹴罢秋千》中恣意挥洒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如梦令》中雅唱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桃李年华的一次美丽邂逅,使她获得了一段郎情妾意的美丽婚姻,丈夫珍视她、爱护她,夫妻相互支持,两人一起写诗,一起收藏金石字画,一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将他们神仙美眷、如诗如画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羡煞旁人。
后来的李清照,更多的是萧索与凄凉。虽然还在喝酒,但三杯两盏淡酒,泡着满心寂寞。先是与如意郎君的千里相隔,而又随着战事不断逃往异乡,接着是忍受丈夫病死的离别之苦,更有冒改嫁又与后夫对簿公堂世俗之风险,磊落生活。
最终,她在西湖岸边独自生活,在那里,静默如尘,与灯火结伴,与文字小酌。夕阳西下,她选择,与岁月握手言和,因为她知道她的人生已足够丰富多彩。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惹人爱慕,惹人驻足,惹人回望;亦有彻骨的悲凉,惹人慨叹,惹人怜惜,惹人心疼。千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消减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让她的绝妙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大放光彩。世间曾有李易安,时光流转,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