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红楼一场梦

  刘鑫

  《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章回体长篇虚构小说,犹如一幅浩瀚的历史长卷,细腻地描绘出封建末世的众生百相。本书通过富贵公子贾宝玉的双眼,将他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缓缓铺陈开来,以此为主线,刻画了众多闺阁女子的千姿百态。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曲折的情节,犹如熠熠生辉的明珠,吸引着我去探究《红楼梦》背后的世态炎凉。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重点讲述了贾府的故事。书中的贾府,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如同封建贵族阶层的一个典型代表。贾家的兴盛,从那宏伟壮丽的大观园和奢华无比的生活排场可见一斑。然而,这繁荣的背后却早已潜藏着衰败的危机。正如古人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贾府在鼎盛时期,可谓是极尽荣华富贵,家中子弟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丫鬟小厮成群。然而,这繁荣的背后却早已潜藏着衰败的危机。
  书中的人物塑造堪称一绝。贾宝玉,这位衔玉而生的公子哥,他厌恶封建科举制度,不喜仕途之道,一心只在女人堆里厮混,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他的叛逆,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贾宝玉对待女性的态度,尊重且珍视,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这体现出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在现代社会,我们倡导性别平等,尊重女性权益,贾宝玉的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先驱。可是在当时的贾府,他的这种思想却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注定了他内心的孤独。
  林黛玉则是一个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女子。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得她敏感多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便是她内心真实的写照。她的才情,在大观园众姐妹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她的诗作充满了对生命、爱情和自由的渴望。然而,她与宝玉的爱情,却在封建礼教的重重压迫下,如风中残烛般摇曳。封建礼教就像一堵无形的高墙,将美好的爱情无情地阻隔。
  王熙凤,这个精明能干、泼辣狠毒的女子,是贾府的管理者。她有着非凡的管理才能,将宁国府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显示出她的果敢与智慧。可她也有着自私、贪婪的一面,利用职权放贷敛财,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择手段。她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维持贾府表面繁荣的同时,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贾府中的众多丫鬟也是各有其命。晴雯,她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却因性格直率,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被诬陷逐出大观园,含冤而死。她的命运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突然遭受风雨的摧残。而袭人则是另一种类型,她温柔和顺,懂得迎合主子的心意,一心想做宝玉的姨娘。她的生存之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但也失去了自我。这反映出不同的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的不同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也伴随着得失。
  从贾府的兴衰来看,它的衰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自身原因看,家族子弟的不学无术、安于享乐,家族管理的混乱,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都像蛀虫一样慢慢侵蚀着贾府的根基。外部的社会环境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封建王朝的逐渐衰落,使得贾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末路时,贾府这样的封建家族自然难以独善其身。《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从婚姻制度到行为规范,都严格限制着人们的自由。相比之下,现代社会倡导人人平等,人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然而,《红楼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对诗词歌赋、建筑园林、饮食文化等的描写,都蕴含着无尽的宝藏。那些优美的诗词,展现了人物的才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大观园的布局构造,亭台楼阁、山水园林的描写,让我们领略到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饮食文化方面,如茄鲞这道菜的制作工序,体现出当时贵族生活的精致讲究。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书中秉持“大旨谈情,实录其事”的理念,行文摆脱旧俗,独具匠心。“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写法,更是引发无数遐想,后世由此兴起专门研究它的红学。它从各个角度展示女性美与古代社会万象,恰似一面镜子,折射出无尽的内涵。
  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封建末世。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多样,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虚伪的一面。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即使身处富贵荣华之中,也可能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
  它让我们在感慨世态炎凉的同时,也更加珍惜现代社会的美好与进步。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等待着我们不断去攀登、去探索其中更深层次的奥秘。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楼一场梦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