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阳台的纱窗久不擦拭,便会积满灰絮。原本通透的网眼被堵塞,阳光透进来也变得昏暗,连窗外的鸟鸣都仿佛隔了一层屏障。直到某次大扫除,用软毛刷轻轻拂过,细密的灰尘簌簌落下,纱窗重归洁净,阳光与清风瞬间涌入,房间里顿时亮堂了许多。
这场景让我猛然醒悟,人的心灵不也如这纱窗一般?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失望的阴霾、他人的非议、过往的懊悔,就像无形的尘埃,悄无声息地堆积。起初并不觉异样,待尘埃厚积,心灵便会变得迟钝麻木,感受不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前几日偶遇旧友小林,她曾是个爱说爱笑的姑娘,如今却满面倦容。细聊之下才知,她总把别人的评价放在心上。同事一句无心的调侃,她会辗转反侧,领导一句委婉的建议,她会自我否定许久。这些负面情绪如尘埃般累积,让她渐渐变得敏感自卑,连原本热爱的工作都失去了动力。
其实我们大多如此,总在不经意间,让心灵蒙上尘埃。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为错过的班车懊恼,为他人的误解纠结。这些情绪看似微小,却像积少成多的灰尘,慢慢蒙蔽了心灵的感知。就像蒙尘的镜子,照不清真实的自己,也看不清生活的真相。
那些负面情绪要“及时清理”。就像纱窗需定期擦拭,心灵的尘埃也不能久放。遇到不开心的事,不必压抑在心底,可以向朋友倾诉,也可以通过运动、读书等方式释放情绪。那些负面情绪,宣泄出来便如尘埃落地,心灵才能重获清爽。
生活中难免有闲言碎语、无端非议,就像空气中的灰尘无处不在。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却可以选择过滤杂质。不必在意无关紧要的人的看法,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勉强自己。守住内心的清明,专注于自己的生活,那些纷扰自然无法在心灵上留下尘埃。
我们的心情更要“保持通透”。就像纱窗的网眼要保持通畅,心灵也需始终通透豁达。遇到不顺心的事,多往好处想,面对他人的过错,多一分宽容。不纠结于过往,不焦虑于未来,只专注于当下的美好。心中少了执念,尘埃便无处落脚。
给心灵掸尘,褪去负面情绪的枷锁,让心灵重归洁净通透。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得更清,走得更稳,遇见更多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