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施“四心”接访工作法,莒县妇联———
本报通讯员 刘京梅
“妇联信访工作是妇女儿童及家庭成员反映自身诉求、提出意见建议、进行维权咨询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级妇联组织倾听妇女儿童意愿、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日前,莒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说,在工作中,莒县妇联探索实施“四心”接访工作法,用信访小窗口做实妇联维权大文章,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暖心服务传递温暖。为帮助来访者打消顾虑,放下思想包袱,建立良好的咨询辅导关系,妇联接访人员把来访群众当亲人,把来访人反映的事当成自家事,对每一位来访者热情接待,一个微笑、一杯热茶、一份亲切问候,努力用“娘家人”的关心温暖每一个“受伤的心灵”,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不被拒绝的。
耐心倾听打开心扉。大部分来访者是带着情绪走进妇联的,由于看问题比较片面,过于注重自身感受,叙述问题时常常语无伦次、思路不清晰,导致咨询进展很慢。针对这一情况,接访人员采取认真聆听、积极关注、及时回应的态度引导来访者放下戒备、打开心扉、打破僵局。为引导来访者叙述关键问题,不被情绪控制,接访过程中,接访人员经常通过“开放式询问法”引导来访者跟着接访人员的思路往前走,耐心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同理心引发换位思考。受自我认知、成长经历、价值观等影响,有些信访人在遇到困难或者冲突时,不懂得换位思考或角色转换,把关注点全放在自我感受上,忽视他人的利益和对事件的理性判断,结果只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在办理这类信访时,接访人员采用系统化思维和共情分析的方式,把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先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理解和尊重她,肯定其优点和已经做出的努力,随后用同理心引发她们换位思考,看到家人的正面动机,转变观念。
信心激发内在力量。为了推动信访案件有效解决,莒县妇联干部还应邀到公安局办案中心、乡镇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办案场所,担任有偏差行为未成年人的“代理妈妈”,对迷途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家教指导,从生命安全、人生价值、青年人的担当和梦想、父母的辛苦和厚望等方面引发他们及时回头、及时止损,重新对人生做出合理规划和定位。
近年来,莒县妇联累计接访430件,其中婚姻家庭权益类占69.7%,财产权益类占1 0 . 9 %,劳动和社会保障类占7.5%,其他涉及政治权利、人身权益、文化教育权益等约占12%,信访人满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