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伟 报道
本报讯 9月11日,随着低压电力接入改造工作的完成,日照移动公司南湖机房正式启用,这是日照市首批第5家由供电企业和运营商共建的5G方舱汇聚机房。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低密度、多布点基站机房成为5G新基建的重点。传统的5G机房需要场所选址、房屋土建、桥架制作、设备安装和周边配套等系列工作,存在审批手续多、占地面积大、施工时间长、工程费用高等问题。而新型5G方舱式机房采用集装箱模块化预制,机房主体和配套设备在出厂前定制完成,通过吊装方式即可完成安装,具有面积紧凑、施工简单、扩展方便、即插即用的特点,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新市区作为日照市核心区域,人员密集、土地紧张,通讯系统承载压力较大,增建5G设备迫在眉睫。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在“多站合一”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变电站、供电所等场地资源充足,规划合理,在运电力设备稳定可靠,为建设5G方舱汇聚机房提供了有利条件。国网日照供电公司互联网部先期建成基础资源共享地图,将已摸排好的变电站、供电所、办公房产、充电站等可运营资源的坐标、面积、外观和运营信息等以地图形式上架展示,并和运营商的5G设备分布图、建设规划图进行对比,极大地方便了运营商进行资源匹配,实现了机房的快速选址和智能建设。
今年6月11日,全省首个5G方舱汇聚机房———威海路方舱机房投运后,数据汇集范围覆盖新市区周围约5公里,提升了周边40多个居民小区的5G手机及家用宽带上网质量,有效缓解了通信系统压力。
威海路方舱机房建成后,国网日照供电公司迅速推广机房建设经验,加大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大学城、河山、奎山、南湖4个5G方舱机房建设,并开展第二批50多个机房的资源匹配和现场勘查工作,确定了15个共享机房点。
电力共享机房建设,盘活了电力闲置资产,减少了5G通信的重复建设,节约了基础资源,有力支撑了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