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纪晓楠 董瑞席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莒县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专项行动,重点针对近五年省内外社保领域发生的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例反映的问题漏洞,多措并举强化人防、群防、制防、技防“四防”协同,健全基金监督长效机制,完善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做到事前预防控制、事中核验比对、事后稽核检查,当好社保“基金财务把关人”,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加强警示教育,夯实“人防”基础。通过召开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部署会、开展基金安全学习培训、观看社保案件警示教育片、召开基金财务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筑牢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思想防线,管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推动社会监督,营造“群防”态势。构建了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主体,公安、司法行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监督体系,既防范打击社保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欺诈骗保行为,又防范打击社保经办机构和行使审批认定职责部门实施的侵占危害基金的职务犯罪。同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等政策宣传力度,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营造“群防”氛围。
加强建章立制,筑牢“制防”堤坝。结合社保工作实际,细化基金安全工作制度,通过“三要”(要防范政策风险、要完善经办规程、要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业务、财务和银行“三方”对账和岗位轮换等各项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自查、检查和整改,形成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机制,织密、扎牢防范化解风险的“堤坝”,保证基金安全运行。
加强系统建设,提升“技防”能力。搭建信息系统“安全网”,通过常态化筛查疑点数据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推进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推动风险防控措施进程序、进系统,从社保业务平台到省基金管理平台,从经办、审核到复核,健全系统功能,全面取消手工办理,健全社保经办岗位权限管理系统和强认证手段登录系统,从信息技术层面保证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