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新春招商不停歇,春节期间共洽谈推进项目15 个、总投资42.9 亿元,日照高新区———
“拼”在项目招引主战场
  

全媒体记者 王小宁
通讯员 邢慧
  1月26日,日照高新区招商团队容不得片刻停歇,区主要领导早已带队奔赴济南走访重点客商,对接推进项目。
  1月21日,大年除夕,招商专班办公室内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就年后要落地项目协议条款进行修改完善。
  1月13日,区主要领导“带兵出征”,北上北京、南下南京,4天辗转3个城市,对项目签约再会商再压实。
  一组时间线,伴着新年的钟声,也伴着日照高新区忙碌的脚步。
  新年佳节季,招商正当时。尤其是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动员大会的召开,犹如春雷滚滚激荡心田,日照高新区以冲刺之姿,在招商路上加速竞跑。
  年前,该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会议上,就为招商工作理思路、谋措施,“一个产业、一个分管领导、一个招引专班”的领导挂帅专班制为项目招引再加码。四大招引专班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大健康、现代服务业区内主导产业精准招引,一线作战。
  4天,北京、芜湖、南京3个城市,10多家企业。
  这是1月13日—16日,日照高新区主要领导带队招商的路线图。他们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跑、一家企业一家企业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谈,落地、选址、融资、招聘、环境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等各方面,将项目方最关心的问题提前考虑,逐一分析拿出方案,双方敞开谈,“双向奔赴”共谋发展的共识逐渐达成。“拼”在项目主战场,“不是在招商,就是在招商路上”是高新区每个招商人的常态。
  走出去招商,不仅仅是多跑几个城市,在陌生而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子时,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引专班陈阳与同事在宾馆经过不知多少次修改,几万字的新方案最终定稿,为将纸质版方案在第一时间交到对方手中,陈阳与同事骑着共享单车在北京街巷里寻找没打烊的打印社打印方案。“抢时间就是抢机会,早一点让对方看到,成功就越大。”他说。
  “抢”项目,从前期挖掘洽谈到签约落地,每一步都充满变数,有些机会也许会因为某个细节未做而转瞬即逝。深知这一点的高新招商人,拿出百倍细心和专业素养, 对项目招引每一环节潜心研究,不容丢失任何一个项目。
  固纳科技锂电池项目,是日照高新区正在推进的重点项目,主要研发锂电池隔膜,是全球最薄的纳米高分子、高强度薄膜,投产后将发展成为一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前景广阔。该项目前后经过了10余次洽谈和考察,双方合作意向明确,却迟迟没有落地。
  “项目方在融资方面遇到问题,还在犹豫,我们必须抢在前面帮他们搞定,让企业放宽心来这里投资创业。”该区招引办副主任李海涛说。
  抓住客商“痛点”,护项目周全。年前腊月二十六,日照高新区还在为该项目融资奔波于各金融机构之间,经过线上线下多次对接研究,最终通过融资租赁、投贷联动形式为项目先后融资6000万元。与此同时,该区主动为项目代建厂房,考虑到项目对选址要求高,该区招商人更是陪同项目方四处查看场地,几易场址直到对方满意。
  “这几天就要落地了,我们团队正在对合同进行细化完善。”1月31日,出差刚回来的李海涛边梳理项目边说,随着噼里啪啦键盘声,电脑屏幕上又出现一串新项目名字,这意味着他们又要开始下场招商战。
  抓招引、拼项目,等不来、喊不来,只有干、只有争,为招来项目,他们要“大海捞针”挖掘招商线索;为推进项目落地,他们要做好“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吃下“定心丸”。每个项目招引落地的背后都是高新招商人一个个事无巨细的准备和全力拼抢。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区共洽谈推进项目15个、总投资42.9亿元;2022年新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106.745亿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拼”在项目招引主战场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