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东港农商银行“三查三导”模式促内审转型
  

全媒体记者 张守霞 通讯员 王丽 报道
  本报讯 为有效发挥内审服务业务发展效能,东港农商银行在全行推行“三查三导”式审计,做实自查引导、检查辅导、固查督导,实现查导合一,强化内审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实现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坚持审计监督有力度带温度,全力打造农商银行“温情”内审新模式。
  审前环节,实行“自查引导”,提高网点能力。建立基层网点自查反馈机制。在审计检查之前,提前将审计方案传达到各基层网点,按照检查内容,先行由网点组织自查整改,自查情况纳入审计范围,提升基层网点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揭示风险、自我整改的“三自”能力。通过开展信贷“双录”、档案管理等多个审计项目,形成“自查—整改—审计—再整改”的工作机制,审计成效明显。全力推动疑点数据精准分析向业务检查靶向性的转化。加强条线联动,运用好审计模型的服务性功能,提取模型疑点数据,精准分析,将审计模型数据转化到服务条线管理、业务辅导中。2022年以来东港农商银行共提交模型数据跑批70余次,为各项业务辅导提供了较强数据支持。审计咨询服务贯穿审计工作全流程。设立6名中心支行主审员,建立“1+1+N”非现场监测模式,因地制宜监测风险,对中心支行遇到的审计问题及业务风险等提供咨询服务,有效发挥审计服务职能。
  审中环节,做细“检查辅导”,提升审计辅导效能。开展审计项目坚持边查边改,将督导问题整改贯穿审计检查全过程,如农金员风险防控专项审计,问题即查即改比例达到50%以上,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违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以处罚为目的”,变处罚审计为辅导式审计,发挥审计的“提高帮助”作用。坚持以问题整改为目的,业务条线、合规、审计、贷后、纪检等多方联动,强化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检查,各岗位担起各自整改职责,环环相扣、层层监督,有效改善了治标不治本现象。去年以来,全行屡查屡犯问题降低60.4%,联动整改成效明显提升。
  审后环节,重在“固查督导”,筑牢审计监督防线。坚持“三分查、七分用”,建好“两单两书一册”,推出审计发现问题移交单、网点员工违规行为积分单、审计风险提示书、审计管理建议书、案例手册等成果运用载体,找准风险点,多提示、多建议、多警示,实行审后成果转化。推动审计建议反馈机制。坚持审计建议“有温度”,找准制度痛点、业务合规发展需求点,实行审计建议落实反馈机制并监督执行。2022年以来,提出审计建议80余条,推送审计管理建议书7篇,做到条条建议有反馈;条线部门完善制度、业务标准及流程12个,系统整改能力有效提升。做实整改再督导。对审计发现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按季度进行更新,建立整改销号制度。对开展的审计项目问题整改情况定期实行专项“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等情况从严追究,全力加强队伍建设,锻造一支审计“铁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金融周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港农商银行“三查三导”模式促内审转型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