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祥路碧海”今春绿茶即将丰收之际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春风起,茶飘香。4月2日,伴着明媚春光来到田园丰饶的岚山区高兴镇,山东日照祥路碧海茶业有限公司的千亩生态茶园便坐落在这里,只见棵棵绿茶枝头翠绿,到处都是采茶工人忙碌的身影,鲜嫩新芽随着指尖轻捻应声而落,茶香沁人。
每年春天,氤氲茶香是日照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随着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兴起,人们对不使用化肥、农药,自然栽培制成的茶需求越来越高,安全无污染、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茶受到追捧,而“祥路碧海”就是这样一份绿色的存在。
时序轮替,凭着“一颗纯净心·一杯纯粹茶”的品牌理念,“祥路碧海”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30座最美茶园、山东茶文化协会副秘书长单位,获得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指定用茶等,用匠心制作回报山海大地的馈赠,打造出最纯、最净的日照有机绿茶。
真心制杯好茶
清明一到,喝春茶的日子便到了。这时的茶树经过一整个冬季的休养生息,在体内储存了大量养分,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鲜活,因此受到群众的喜爱。
满目翠绿的茶园里,茶农们手挎竹篮、身着青花衣衫,正于茶树间抢收新一批茶叶。新冒出的芽头细直,叶片还未舒展,采茶时便要连着外面一片稍微生长的大叶一齐摘下,这便是被大家熟知的“一芽一叶”。
“为了不影响炒后茶叶的色泽,采茶时不能用指甲掐断,而要运用腕部力量轻捏、快揪,使之自然断裂。”只见采茶员的双手在叶间上下齐捋,不一会儿便采下小半箩筐新鲜芽叶,叶子脆嫩的样子好看极了。
新鲜芽叶采摘后,还需要经过摊晾、杀青、揉捻、造型、烘干等步骤,一套流程走下来,往往需要七八个小时。对于从业多年的炒茶师而言,他们的双手就像是一台精准的“测温仪”,能够根据季节、原料和客户的口味需求选择最为合适的温度、炒制时间。
“用手掌感受铁锅的温度,在磨、捻、摊、抖间,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茶香随即飘散开来。”在“祥路碧海”,每个人都是专业的茶叶品控员。化验、抽检、测验农残、产品留样,任何一个环节都不需要被叮嘱,全都在用一颗纯粹真心制作一杯好茶。
每一片茶叶,都透露有机的自信
将透明高玻璃杯洗净,投入三四克茶叶,用八九十度的热水自高处冲入,芽叶随水流翻舞、舒展,茶汤明亮澄澈,浓郁的板栗香、豌豆鲜香扑鼻而来。
在“祥路碧海”,每一片茶叶都可以自信地称为好茶,而这份自信的背后,离不开“祥路碧海”人的底气。
如果说优质的原料是“祥路碧海”的根和本,那么严格的制作流程则是“祥路碧海”的底与气。18项岗位工作标准,15项管理标准以及25项技术标准,包含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67万余平方米有机生态茶园,3500平方米标准化车间,5条自动化茶叶生产线,覆盖了从采摘到包装的全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祥路碧海”只采摘自种茶叶,外来鲜叶一片也不收购,“这是底线,也是红线,谁触碰了谁出局!”
在采摘过程中,公司也有专门的采摘队伍,到什么季节采摘什么样的茶芽都做了严格规定,“宁愿产量低一些,也不会超量采摘,确保每一片茶叶都经得起考验!”
在肥料使用方面,公司坚持使用豆粕、豆饼、鄂尔多斯羊粪及茶叶专用有机肥,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定期检查理化指标以及土壤、灌溉用水。
在除虫方面,公司使用有机许可的除虫菊素等天然提取药物以及粘虫板、黑光灯等物理除虫方式,并通过种植与茶树互益共生的草本、木本植物,构筑生态的生物防虫链来减轻病虫害,从源头上杜绝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让人无可挑剔。
2021年4月22日,日照市绿茶“一码”溯源管理系统试点工作在“祥路碧海”茶园正式启动,作为首批试点和仪式启动地点,公司率先制定了条形码追溯机制,从茶叶采摘到加工生产、储存销售,都可以追根溯源,哪怕一粒干茶有问题,都可以从源头开始查询。
爱上日照,爱上日照茶
这几年,在走出去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祥路碧海”已久不忘初心:不仅把茶叶做好,更要把日照绿茶这个品牌推广出去。在最新一批的产品包装上,“祥路碧海”把日照元素融入其中,“经山历海”“路海茶缘”“日照有礼”“春华秋实”等,尽是山和海的味道。
公司成立于2013年,目前建有茶仙子和驻龙山两大高标准有机茶专属基地,有机生态茶园面积1000余亩,建有标准化车间3500平方米,拥有自动化茶叶生产线5条,主导产品是“祥路碧海”有机茶,是集茶叶生产、采茶体验、茶文化鉴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企业。
循着“日照有机绿茶高品质”的使命感和品牌坚守,“祥路碧海”倾力打造日照海岸富硒绿茶,成为全市唯一获批的示范项目——“国家日照绿茶三产融合发展标准化示范区”示范产品,并顺利通过中国、欧盟、美国有机认证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祥路碧海,一个迅速成长的日照茶叶品牌正在代表着日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喝上一杯日照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