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政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莒县法院执行局受理2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2起案件标的额均不大,执行干警迅速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但未得到被执行人回应。干警电话联系申请执行人了解到,像这样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还有14件,并正在申请执行立案过程中。
16起执行案件,数额多的一两千元,少的只有五六百元,案款数额虽少,但都是申请执行人付出劳动后应得的血汗钱。鉴于此,执行干警随即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了网络查控和线下全面查询,但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财产。经电话联系被执行人得知,由于其公司经营不善,早已歇业停产。
于是,莒县法院通过向行政审批部门查询了解,被执行人在此期间已经办理企业注销手续。
执行干警多次联系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告知其在法人存续期间未结清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的法律责任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迫于执行压力,主动将16起案件全部履行,案件顺利执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