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月饼漫谈
  

赵莎莎
  仲秋节自然是要吃月饼的。话说仲秋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继而产生“秋夕祭月”活动。月饼起源于唐朝,原称“胡饼”,后唐玄宗改名为“月饼”。仲秋节与月饼真正亲密是从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开始,而月饼作为古老的传统糕点之一流传至今兴盛不衰。
  一年一度的仲秋节伴着桂花香又悄然将至。也许你还没能寻到桂花香,也忘了要抬头望一望故乡的月亮,但一定不会忘记尝一口月饼。月饼寓意人间团圆的美好祈愿就是仲秋节的精神内核,少了月饼的仲秋节仪式感必会大打折扣。
  小时候的仲秋节,家里的大人会提早去超市买一种散装的迷你小月饼,回来再拿出一小部分用平口餐盘盛着,置于专门的桌台上敬天地神明。那时候我们经常偷吃神明台上的月饼,那种小月饼口味五花八门,有椒盐的,牛肉的,火腿的,内馅粉色透明的是草莓果酱味儿的,淡绿透明的是青苹果味儿的……怀揣好奇心,我们总是每个口味都咬上一口,开盲盒般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馅,几乎不会将一整个吃完,除非特别喜欢。五仁月饼是我们小孩子都不喜欢的口味,它是家里长辈们的专属,但是我们会将它掰开,看见花生、瓜子、核桃等坚果仁镶嵌在枣泥间,那冒出头来的青红丝儿像土地上生长出的植物小妖怪。我们不喜欢五仁月饼,但喜欢将青红丝儿挑出来把玩。现在想来,童年的五仁月饼会有这样令人难忘的鲜艳点缀,花样真多呢。
  流传至今的月饼早就衍生出苏式、京式、闽式、广式等带有地域特色的样式,馅料更是丰富多样有荤有素。它们各有千秋,人们各取所爱。吃到今天的月饼,我最喜欢的还是蛋黄莲蓉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手头的零花钱很有限,就买相对便宜的月饼。那中心只很小一块蛋黄,切面像水面起雾的夜晚,而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朦朦胧胧,隐入云层,让人看不清楚。后来零花钱略有富余,嘴也挑剔起来,莲蓉必须是白莲,而且一个蛋黄太少,要两个才好。新鲜咸香还流油的整颗鸭蛋黄,沉醉在口感细腻清甜的白莲蓉温柔乡,二者相得益彰,一口满足,仿佛置身于晴朗夜晚下的水边,仰望头顶繁星点点,举饼邀那轮倒映在波光粼粼水面,皎洁、静谧、明亮的圆月。
  一年只过一次仲秋节,过了仲秋就很难再吃到新鲜制作的月饼了。月饼就像一年只来拜访你一次的老友,你拿出好酒好菜招待,它回馈你一年愉悦思念。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副刊·文苑】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月饼漫谈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