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红
一缕桂香袭芬芳,一轮明月照故乡。千百年来,仲秋的月亮承载着我们对团圆的向往、对幸福的憧憬。那轮皎洁的明月,总会引起我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儿时的仲秋节,是全家人期待许久的盛事。傍晚时分,父亲将饭桌搬到庭院里,母亲在上面摆放着诱人的美食、新鲜的水果,以及作为今晚亮点、象征圆满的月饼。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这个珍贵节日带来的欢庆。月亮尚未露出澄净的面容,藏蓝色天幕上已经闪烁着无数星星,等待着月光铺满人间。
小孩子玩性大,胃口也馋,心思都在眼前的美食上。那时候月饼没有太多口味,多是五仁、枣泥、花生、芝麻馅料的,幸福也十分简单。我尤其喜欢酥皮月饼,用油纸包裹着,香气交织。入口后散发出丝丝缕缕的甜,美味在唇齿间流连。手里拿着圆圆的月饼,等待着天上圆圆的月亮,那真是让人充满期待的夜晚。
渐渐地,一轮带着温润光晕的明月,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里。仿佛有位画家在随意涂抹,月华变得更加清新澄澈。它让整个秋夜显得愈发恬静,充满丰盈的美好。院子里的那株桂花树,流淌着馥郁的香气,我仿佛要沉醉在仲秋之夜里。这时候有人推门而入,原来是邻居吃完饭来串门,还随身携带着一个收音机。人越来越多,欢声笑语伴随着收音机里的歌声,在夜空中传得很远。
吃完月饼,我便和伙伴们在一旁玩耍,后来又缠着大人们讲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充满神话色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那时我刚学会背诵李白的诗,便大胆在人群中念起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时的我并不懂得其中孤独和深远意境,倒是听诗的大人们若有所思,或许是勾起了对远行在外游子的思念。
随着月亮高悬,夜渐渐深了。它宛如温婉善良的仙女,散发出柔和的光华,聆听着人世间的琐碎交谈,照亮回家的路。清辉落在我的身上,仿佛和困倦一起,将我裹进甜蜜的梦乡。
时节流传,春秋更迭,故乡的仲秋月亮,陪伴我离开家乡走向远方。每当八月十五,看到那一轮月亮,我总会想起幼年的仲秋之夜。美味的月饼、乡音里的笑语、桂花树下的家宴、月光下的传奇故事,它们从未淡出我的记忆,也让儿时的仲秋夜,镌刻为永恒的温馨图景。
一轮明月,一份乡思。每逢佳节总是倍思乡。我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寄托给仲秋的月亮,愿天上圆满,人间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