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东港区——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一个个村庄焕然一新,一块块零散土地变肥沃良田,一批批特色农业产业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东港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通过保障粮食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等一系列既利当前、又顾长远的举措,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美好图景。
稳住基本盘守好群众“粮袋子”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聚焦“在哪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东港区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目前全区累计建成34.83万亩高标准农田。今年,该区开展耕地保护图斑整治,核查出具备复耕复种条件、通过整治可恢复的撂荒治理图斑数量251个,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复耕复种963.13亩,数字农田系统完成现场核查排查疑点图斑364个,核查进度100%,完成复耕复种粮油作物400余亩。
聚焦“谁来种”,强化粮食保障。东港区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发放种粮补贴等各类资金共计1095.6万元,全区9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共承保农户9万户次,覆盖23.8余万亩。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重点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小农户开展服务,今年东港区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0.66万亩。
聚焦“怎么种”,良法良种双管齐下。该区建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模式,累计服务160余人次,共计帮包指导5377亩,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开展各类“飞防”作业面积10万余亩;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东港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国家北方旱稻耐旱性鉴定中心,研发高产、多抗、优质的北方稻麦新品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打好特色牌高效推进产业振兴
12月24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示了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标杆县名单,全省共13个区县入选,东港区榜上有名。
在此之前,11月29日,在第二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东港区上榜全国“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名单。这是东港区连续7年获评“全国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此项国家级殊荣。
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正是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深挖“土资源”,放大特色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业发展质效,推动农业生产由数量优势转向品牌优势带来的“硕果”。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围绕“抓规模、创品牌、融三产、提效益”的工作思路,东港区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目前,全区发展茶园10 . 1万亩、蓝莓2.95万亩、黄桃2万亩,绘制出多彩的农业产业链图谱。
品质,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东港区结合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好日照绿茶“谷雨工程”,开展好日照绿茶防伪溯源工作,目前全区纳入日照绿茶防伪溯源系统茶农10807户,办理惠农码(卡)9837户,占比9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面完成菜果茶粮监测任务总数665个,平均合格率98.5%以上。
如今,全区165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日照绿茶”“日照蓝莓”获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9个产品获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1个产品获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
用好组合拳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红瓦白墙,道路宽广整洁,文体广场、街心公园、社区服务中心一应俱全。”走进涛雒镇下元一村,一幅“乡村美景图”映入眼帘。
在距此不远处小草坡村,“精致农村”的图景同样美好。该村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率先创新实施了“雨污分流”和“垃圾分类”,易腐垃圾腐化仓处置再利用技术应用实例被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
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既是时代呼唤,也是百姓期盼。东港区坚持片区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全要素保障,谋划了“一线贯通、双核驱动、三带隆起、多点支撑”的乡村振兴空间格局。
——高位谋划推进片区建设。今年,东港区统筹整合资源,谋划建设了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3个,市级和美乡村片区1个,傅疃河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计划总投资1.2亿元。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聚焦村内干道、街巷、连村道路以及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东港区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排查整改涉及“三大堆”、污水治理等突出问题600余处。
——扎实抓好和美乡村创建。指导西湖镇南乐台村、三庄镇邱前村和贺庄村创建省级和美乡村,争取奖补资金299.99万元,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个,争取奖补资金100万元。
一幅幅“生产高效、生态优美、生活富足、生机勃发”的和美乡村蓝图正在东港区铺展开来。
下好改革先手棋激活乡村新活力
推进“三资”数字化管理,产权交易线上电子竞价在涛雒镇试点,累计完成线上交易168.71万元;打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一张图”,目前电子地图信息平台已在后村镇试运行……
这是东港区下好“改革棋”,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的一个个生动实践。
今年,东港区探索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机制两项试点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创新村集体资产托管模式”入选2023年度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主要经验和典型案例名单;“‘八化’工作法推动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创新‘三共’模式赋能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入选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
通过改革试点,东港区逐步构建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目前,农业农村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4项试点顺利完成,激活股权的资产属性,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项目落地,乡村才能涌现活力。2024年,储备区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项目库10个,安排衔接资金5800万元,实施“万村共富”、农村供水工程、生活条件改善(生活污水治理)等衔接资金项目6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逐梦沃野绘“丰”景,和美乡村看今朝。如今,放眼东港这片沃土,特色产业兴旺、乡村宜居宜业,处处生机勃勃、风景旖旎,建设和美乡村的梦想正在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