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莒县:让文化“流量”成为幸福“增量”
  

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赵金鹏
  “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新农人,在为乡村振兴作贡献……”近日,一场生动感人的乡村振兴主题小品《最佳合伙人》在莒县文化馆上演,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多维度开展精彩纷呈的文化文艺活动,是莒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莒县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推动文化文艺资源向社区、村等基本居住单元倾斜,让文化“流量”成为群众生活中的幸福“增量”。

文化活动“暖民心”
  2024年9月29日,莒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合唱活动成功举办,被央视和省市媒体相继报道,在朋友圈刷出一波“流量”热。
  聚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莒县纵向探索高品质文化输出,全年推出“长龙书画宴”贺年会、“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沂蒙画派作品展等大型主题活动200余场次,横向拓展接地气文化服务,开展“四季村晚”“社区邻里节”等“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4000余场次。
  “从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看到公益电影的每月放映计划,真是太方便了。”莒县桃园社区居民王海燕介绍。
  2024年,莒县放映公益电影1.4万余场次,用光影的形式服务群众、传播文化,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的文化“夜生活”。

文化阵地“聚民心”
  “我们开设了美术、书法、戏剧影视表演等8个门类的公益培训课程,全年培训达600余学时,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授课,让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莒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李雪介绍。
  每逢周末,莒县“全民阅读”流动服务车就会走进社区和村庄,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课外读物送到留守儿童的身边。
  为了给青少年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莒县新华书店创新开办了“古城春晓”名师公益讲堂,让优秀教师“流量”转化为青少年阅读“增量”。
  在创新“全民阅读”载体的同时,莒县不断推进乡村阅读阵地建设,在190处社区书屋和7处城市书房投放书籍40余万册,并通过数字图书馆向群众提供120余万册图书、3万余集视频和7000余册期刊的免费阅读和下载,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直达群众“家门口”。

文旅消费“提信心”
  走进剪纸物语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剪纸作品映入眼帘。“过门笺作为莒文化IP之一,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剪纸文化。”莒县过门笺传承人于红介绍。
  以精美的手造产品扩容旅游市场“流量”,带动传统手艺人致富增收,莒县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有县级非遗工坊15处、市级非遗工坊14处,有11个手造项目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
  在莒县,让手艺人腰包鼓起来的不只有手造项目,还有洋溢人间烟火气的“黄河大集”。
  2024年,莒县将“黄河大集”与手造产品、周姑戏等有机融合,推出福寿文化节、非遗博览会等“黄河大集”系列活动200余场,让群众在“赶大集”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莒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莒县:让文化“流量”成为幸福“增量”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