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
  

李 凯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而“第二课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载体,其建设是落实国家战略、顺应时代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发展现状
  当前,众多高职院校已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价值,并积极开展实践探索。部分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组建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例如,以计算机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APP 开发大赛、电商创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同时,一些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创业场景和实践机会。
  然而,从整体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方面,“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与“第一课堂”的衔接不够紧密,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多数教师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企业导师虽实践能力强,但时间精力有限,难以深度参与教学;实践平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创客空间设备先进但使用率不足;一些校外基地停留在“挂牌合作”层面,学生实际参与企业项目的机会少,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需求;评价机制标准单一。很多院校将竞赛获奖、项目立项作为主要指标,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及成果的全面、客观评价。
  二、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路径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衔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第二课堂”中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如专业技能创新训练、行业创业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另一方面,要丰富课程内容,除传统创业理论课程外,还应开设创新思维训练、团队协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关键。可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校内教师培养。实施“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实际创业项目运营,提升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经验;二是拓展校外师资渠道。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创业园区等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高管、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明确其授课、项目指导、资源对接等职责,为学生传授实战创业经验和行业前沿动态;三是构建协同教学团队。以专业群为单位,组建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导师、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形成“技术指导+商业策划+资源对接”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
  (三)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是“第二课堂”建设的核心。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校内,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孵化、创新作品制作等实践支撑。同时,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在校外,深化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的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环境和实习岗位。此外,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网络创业项目策划、虚拟创业运营等,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
  (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第二课堂”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也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应涵盖教师、企业导师、学生自评及互评等,实现多维度评价。评价标准应包括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项目成果等多个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学分认定、奖学金评定、就业推荐等挂钩,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和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
  (本文系2024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4CMC063;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理论创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