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重生的蛙鸣
  

李诚
  我的老家住在朝元山的南面,依山而居。所在村庄的西侧和南侧被一条河流环绕着。
  这条河真是我童年的乐园。那时,每到夏天,便经常约上伙伴们到河里一起洗澡,打水仗,扎猛子,在河里捉小虾,渴了便在河边的沙滩上随手挖出一个小坑,用手捧起那瞬间便满溢的清澈的水,痛快地喝个饱。每到蝉鸣时节,便用面粉制成粘球,把它固定在树枝梢头,悄悄地隐身在河边的树林里,听到蝉鸣,便小心地把树枝条顶端的粘球举到蝉边,猛然间粘住蝉的翅膀。每粘到一只,就会看到蝉用一只翅膀奋力挣脱仍被粘住的情形,便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当然也有粘的不牢被挣脱飞走的情况。
  那时的河水真的清亮的可爱,小鱼儿小虾儿成群结队地在流动的光亮里穿行,在水波中倏忽往来。那时的河岸真的绿草茵茵。两岸的绿草、野花错落有致,那各色的花儿星星点点,如散落在绿草地上的星辰。夏季,早上或晚上,河岸的草丛里,水里边,便传出一阵阵蛙鸣,正是古人写的“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蛙声与虫鸣、流水声交织在一起,竟成了故乡夏天特有的交响乐,这交响乐既缠绵又清亮,恰如田野里的生命的合唱。
  那时,家家户户还养鸭子,因为鸭子吃活食下蛋多,而且鸭蛋的口感好,所以还常常到河边捉青蛙捞小鱼,回来后喂鸭子。最开心的是屏住气息捉青蛙的情景。当发现有青蛙在岸上的绿草中静静休息,那黄白色的肚子一鼓一凹做着深呼吸,我们便悄悄地溜到青蛙的身后,猛地一个箭步上前,快而准地拿捏住青蛙的身体两侧,而后举起手来,炫耀着自己高超的捉蛙技术。那高兴劲,绝不亚于打了一个大胜仗。
  那时候还小,是不睡午觉的。炎热的天气,每当大人们午休时,我们几个伙伴便跑到河岸边的树林子里,一是那里凉快可以避暑,二是为了一起捉拿蝴蝶。那成双成对的蝴蝶,在林荫间飞来飞去,时而停在绿草上,时而停在草茎上,引着我们在树林间,踩着软绵绵的草地,追逐奔跑。每当大雨前,还有成群的蜻蜓在林间飞来飞去,捉蜻蜓便成了另一场比赛。而大雨前的蛙鸣,更是畅快明亮热烈,似乎有千军万马。
  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这真是一段幸福的回忆,这条河流承载着我少年的欢乐,直到现在每每想起,脸上还会浮起笑容。
  然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了“村村办企业,镇镇办工厂”的热潮。围绕着河的上游、中游,镇上、村里陆陆续续建了大小不等的几个厂子。那个时候,人们对环境的污染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这些厂子生产的废水直接或者暗地里排放到这条河里,河水渐渐地变成了灰黑,以至于后来不再有鱼虾,再后来,就连河的两岸都不再生长青草之类的东西了。随之而来的是,河水也变成了“死水”,在日光下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河岸边的草木渐渐萎蔫、枯黄、死去,最终只留下光秃秃的河岸。鱼虾渐渐绝迹,后来连蛙声也消逝殆尽。
  这承载着欢乐的河,成了承载着回忆的河、失望的河。
  上中学的时候,每每走到这里,耳畔唯有风过的呜咽,哪里还寻得见蝴蝶纷飞、蜻蜓满眼、“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和生机。我都会在这里回忆一会儿、驻足一会儿、感叹一会儿,总觉得美好的东西就如这流水,会一去不复返了。
  时光荏苒。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春风吹拂到了江南江北,也吹拂到了我的家乡,吹拂到了这条河流。
  前些年,关闭了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大了对河流的治理,这绕着村前村西的河流,在恢复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的大潮中,渐渐地又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总想着抽时间再去感受一下,看看能否找回童年的乐趣,找回梦中那流淌着欢乐的河流,遗憾的是一直也没能去成。
  今年的夏天,空闲时间多了一些,便决定去看个究竟。
  时间就选在一个夏日,一个下雨后的傍晚,我驱车来到了村南的河边。
  漫步于由原来岸边小路扩修成的滨河大道,看见天上的白云朵朵,忽然听到了几声蛙鸣。
  这蛙鸣像刚刚下的雨点落在了远远近近的河面上,却又如一颗颗小小的石子坠入我心湖的深处,荡起心情的涟漪。那声音,仿佛从久远而幽深的过去的时光中挣脱出来,重新响彻在我的耳边……
  这好像是我那童年时的小河。为了进一步感受少年时的乐趣,我离开滨河大道直接沿着河沿行走。我清晰地看见河里面种植起一片又一片的荷花,生长着一片片的芦苇、菖蒲;最美妙的是河上还建设了数个石砌的拦河坝,坝上有石墩石凳,水漫石坝,形成宽阔的瀑布,坝上还可供人洗衣;河的中央,还修建了几处小岛,可供人登岛游玩。
  河水又恢复了昔日的清澈,恢复了淙淙地流动,重新泛出了粼粼的波光。河面上,那数不清的野鸭时而在水面上嬉戏,时而在水中觅食;当有人走近时,它们又急匆匆地飞进芦苇深处,在水面上踩出了一条条清晰地水线。
  尽管是夜色,水中竟也闪现出鱼儿们轻捷的身影,有时它们游戏在水面,有时又潜入水下,好像有点儿害羞,又好像怕人打扰。
  我在想象:当春天来了,一定会有小蝌蚪们如墨滴般成群结队地游弋于岸边的浅水处,恰如我用乡情在清澈的水面上写下的流动的深情诗行。
  这个雨后的夏夜,我忘掉了时间,漫步在河畔。这河畔上的青草,见了雨就微笑;见了风,就舞蹈;见了我,就像见了老朋友,显得更加妩媚和动人。
  月亮升起来了,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细碎闪烁。我想起了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诗句,这承载着童年记忆和乡愁的河畔,如今变换了模样,似乎比我童年时的河流还要美。这又恰如杜甫笔下的“黄四娘家花满蹊”的唯美景象。只是黄四娘家是花满蹊,而现在的这里是“蛙满溪”“荷花满溪”了。
  还是静静谛听这雨后的蛙声吧。
  这蛙声起初是三两声的,像是在试探人类,怯生生的,继而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终于连缀成一片——— 纷纷从水底、草间、岸边上同时迸发出来,轰然奏响在有月亮的夜色中。
  这清亮鼓噪的蛙声,是河流重获新生的欢歌吧,是范成大笔下“薄暮蛙声连晓闹”的诗意吧!
  这蛙声,似乎是越来越响,似乎要把那段沉浸在黑水污染里的那段光阴,重过一遍,重生在今日这清朗的月夜之中。
  流水淙淙,倒映着星光云影;而那雄浑的蛙鸣,在夜风里回旋、震荡。
  ——这岂止是生灵的欢歌?它更是一道绿色的亮光,照彻了黑夜,也照彻了被人们辜负过的昔日。
  向远处看,河水负载着云影天光,奔向大海的方向——— 而这声声蛙鸣,是天地间响着的和弦,是“绿水青山重回身边”的最生动的注脚。
  当沃土饱饮清泉,新绿便呈现在你我的眼前,呈现在田野山川,富丽了我们梦想的家园。
  夜色已深,走出无边绿色又载着梦想的朝元山,蛙声一片……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海曲·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重生的蛙鸣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