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三新”领域妇女群众所需所盼,莒县———□ 全媒体记者 厉倩 惠雪烨
“几步路的距离,却能卸下直播时的紧绷,补妆休整、喝口热水都方便,这个角落真是及时雨!”8月4日,在“莒帼云创”新启用的娘家人暖“新”角,刚下播的主播小李一边整理妆容,一边赞美着这处微阵地带来的便利。
这微小却关键的空间,正是莒县妇联落实“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动方案”、将关怀精准滴灌至“三新”领域妇女群体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蓬勃发展,莒县快递员、主播、电商从业者等“三新”领域女性群体不断壮大。她们大多工作节奏快、流动性强,常常面临“想喝口热水没地方、突发不适缺药品、遇到难题缺指引”等现实困境。如何让这些奔波的女性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与支持?
莒县妇联聚焦“三新”领域妇女群众所需所盼,发挥“联”字优势,积极整合资源,依托妇女微家、骑手之家、便民服务中心等“三新”领域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以“需求清单”为导向,启动建设了76处娘家人暖“新”角,将“娘家人”的牵挂精准送达。
随机走进一处暖“新”角,温馨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物理上的歇脚点,更是心灵的充电站和权益的守护岗,其核心配置是精心准备的三大类“爱心礼包”,整齐摆放在显眼位置。应急包里,创可贴、碘伏棉签、针线盒物品满足日常突发需求;女性专用包里,卫生巾、护手霜、暖宝宝等用品,精准守护女性健康;而家风家教宣传扇、《妇女权益保障法》手册等组成的“普法礼包”,成为她们提升自我、维护权益的“工具书”。
“以前送单间隙,只能在路边倚着电瓶车喘口气,现在能进来喝口热水、给手机充会儿电、翻翻维权小册子。”一位女骑手感慨道,这些“五脏俱全”的角落,让她们真切感受到了一份便利与安心。
暖“新”角的生命力,不仅让关爱更精准有效,更在于其因地制宜的服务模式创新———
县经济开发区创新“1+N”服务模式,设立瑜伽舞蹈室暖“新”角,以此为中心,统筹健美操、瑜伽、太极扇等各类公益课程资源,辐射周边“三新”领域妇女群众;城阳街道依托“骑手之家”打造暖“新”角,为新业态新就业女性从业者构筑抬步即达的“暖心驿站”;桑园镇将暖“新”角建到党群服务中心,将暖“新”角建设融合到党建带妇建工作内容,在政策宣传、权益维护等方面为妇女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阎庄街道将暖“新”角设在女性人流密集、人员需求多样的创业孵化中心,使暖“新”角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为确保服务的可持续与高品质,莒县妇联还积极探索构建长效运行机制。依托县、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妇联组织架构,明确专人负责各暖“新”角的日常维护、物资补给与活动组织。妇联干部定期走访,面对面倾听“三新”领域姐妹最真实的需求与反馈。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与巾帼志愿者团队、爱心企业等建立协作关系,为暖“新”角注入更丰富多元的服务资源。
“暖‘新’角虽小,承载的却是我们‘娘家人’沉甸甸的承诺。”莒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这7 6处暖“新”角为坚实支点,撬动更广阔的服务空间,不断拓展对“三新”领域妇女群众关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整合权益维护、公益讲堂、技能培训、人才联谊等各类优势资源,强化服务功能、丰富活动载体,为“三新”领域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