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裴斐 王子浩
针对进口木材数量大、材种杂的特点,日照海关创新采用“鉴木”木材智能识别系统,现场拍照识别,仅需 10分钟就能轻松完成木材鉴别,岚山口岸木材通关速度进一步提升。
近日,由“惠舟66”轮转运而来的近百箱进口原木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排列整齐,等待海关查验。日照海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岚山港,这次他们除了装配日常查验工具,还带上了一个“新朋友”——— “鉴木”木材智能识别系统。
与原来的取样送检流程相比,现在使用的“鉴木”系统,只需要一部手机和一个微距镜头,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木材种类的现场初筛识别。该系统解决了材种鉴定专业门槛要求高、现场识别难度大、取样送检流程长、口岸通关成本高等难点,极大地节省了通关时间。
“木材从国外砍伐、集港、装船后,需要经过15天左右的时间运到国内的港口,如果整批木材在砍伐完的1个月内不能上市交易,就存在蓝变的可能性,降低木材品质,影响企业收益。海关的高效查验极大节省了原木通关的等待时间。”日照港三公司岚山操作部副主任侯启刚说道。
“为保障原木海铁联运业务顺利开展,日照海关加强关港协作,预先掌握企业进口计划和靠泊动态,同时实行预约通关、优先查验、快速检测等多项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进口木材检疫‘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实现港口作业与海关查验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港口的作业效率。”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查验一科副科长丁明政说道。
在海关参与指导下,日照港岚山口岸还上线了“卡口式”木材智能检尺系统,实现了径级毫米级识别、交叉原木精准匹配,单车百根木材检尺效率提升4倍。
“日照海关将继续加强智慧海关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全面提升进口原木智能化监管水平,保障口岸通关顺畅。”丁明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