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叶飞 陈艳丽 报道
本报讯 暑假期间,东港区组织志愿者走进“小草学堂”,通过“PPT+动画片+分类小游戏”等互动体验,为孩子们开启一场场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小课堂”,精准发力、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垃圾分类的文明种子。
近期,东港区连续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教育活动,让垃圾分类理念在市民群众中更加入脑入心,让垃圾分类行动一步步走深走实。《日照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东港区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努力增强市民群众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环保意识,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人人懂分类、户户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聚焦规范化建设,东港区建立动态监管机制规范小区分类设施,上半年开展检查15次,发现整改问题200余处;聚焦可回收物体系打造,引导新东港、财金城仓等社会资本参与“两网融合”项目建设,初步规划示范点、前端回收网点、中端暂存闭环链路;聚焦宣传引导,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进校园宣传“萌芽行动”3期,开展进社区各类主题宣传、志愿服务活动81次,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一项项举措,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有条不紊地开展。
垃圾分类是打造优质城市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精致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东港区以小区为主阵地,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撤桶并点建亭(屋)”、“定时定点”投放等工作,让市民群众“知道投”“方便投”“愿意投”。
东港区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载体,让市民群众了解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全过程,提高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推动垃圾分类理念真正走进人心、融入日常,培育垃圾分类绿色新风尚,培养绿色、低碳、环保生活习惯,助力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