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建强小区党支部“主心骨”、织密党群连心“服务网”,银海社区———
党建“穿针引线”绣出居民新生活
  

□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这个房间用作健康理疗,平时可以开展健康查体,旁边这个房间准备放个棋牌桌,大伙可以来下下棋、拉拉呱。”日前,在东港区石臼街道银海社区铁路站前小区,小区党支部书记焦美玲笑着跟围拢过来的居民介绍活动室的新变化。
  这个由闲置3年多的门卫室改建的小区党群驿家,是服务居民的一个新站点,也是铁路站前小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升级的一个生动注脚。
  始建于1994年的铁路站前小区,曾是济南铁路局日照站的家属院。5栋居民楼里住着156户、293口人,其中60%以上是老年人。曾经,小区一度陷入“无人管”的困境,电线路老化、化粪池清淤不及时……桩桩件件都成了居民的烦心事。
  “小区没人管,矛盾只会越积越多。”银海社区党委书记王文文坦言,如何让这个30多年的老旧小区重拾“烟火气”与“幸福感”,成了摆在社区党委面前的一道考题。
  答案在“党建引领”里。近年来,东港区将城市基层党建作为“重头戏”,通过建强小区党支部“主心骨”、用好资源下沉“助推器”、织密党群连心“服务网”,为老旧小区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有事找组织,有事找党员。”这是如今铁路站前小区居民的共识。在社区指导下,小区成立了党支部、业委会,设立了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每个楼设一个楼栋党小组,组织党员亮明身份担任党员中心户,听心声、解难题、传民意,把社区和居民紧紧连在一起。”王文文说。
  退休老干部徐茂平,是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党员,在小区住了近30年,他人熟、地熟、情况熟,主动亮明身份,担任“红馨楼栋”党员中心户,居民们遇到事总爱找他唠唠。去年夏天,小区门口下水道堵塞,污水横流,居民们急得团团转。可这段路是小区内部道路,不在市政管辖范围,问题一度陷入僵局。
  “这事我来跑。”徐茂平当即和同为退休老干部的秦玉义分头行动,在小区党支部“先锋议事会”上进行商讨,将商讨结果及时和社区沟通,依托“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说明情况、争取支持,有进展第一时间告知大伙,给居民吃下“定心丸”。半个月后,新的下水管道铺设完成,彻底解决了污水横流问题。
  今年75岁的孟研明,是小区党支部成员。在邻里眼中,她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对小区大小事“门儿清”——— 哪家是空巢老人需要多关照;哪家有红白事需要搭把手,哪家因琐事拌了嘴需要调解,这些事儿她从未有过疏漏。
  “职务退休,责任不退休。”孟研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小区卫生环境差,她带着党员义务清扫;小区“三线”杂乱,她和社区一起想办法,推动线路“入地”,彻底解决问题。如今,她还成了老姐妹们的“科技助手”,戴着老花镜帮邻居充话费、网购,“别看我年龄大,这些新技能咱也能学会,能帮大家就开心。”
  党员的真心服务,攒下了居民的信任,换来小区发展新活力。如何让这份信任转化为小区持续发展的动力?“得让小区有‘造血’能力。”银海社区党委的思路清晰而务实。
  小区缺少专业物业服务怎么办?社区党委“牵手”日照宅急修公司,以空间换服务,为老旧小区提供订单式服务。
  快递没地方放怎么办?社区党委主动对接中通快递公司,在小区安装智能快递柜,并将收益用于补贴小区公共用电,既解了居民烦心事,又为小区增加了收入。
  今年8月份,包保铁路站前小区3年多的党员社区工作者焦美玲接棒成为小区党支部书记。她心里装着更细致的规划,“接下来是让小区有稳定收益,给健身区添些新器材,修缮打造议事协商亭。”
  铁路站前小区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正如社区党委书记王文文所说:“小区治理关键在党建,难在精细,赢在人心。把党员拧成一股绳,把资源聚到一块儿,就能把‘独角戏’唱成‘大合唱’,共同打造幸福社区。”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党建“穿针引线”绣出居民新生活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