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记者观察
日照:全力推进艺术与文旅的耦合发展
  

□ 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天牛庙村”的老屋、“封大脚”首次出海的渔船、沂蒙腹地的沃野和日照蔚蓝的海滩……这些在今夏“爆款”电视剧《生万物》中曾打动无数观众的画面,并未随剧终褪色。眼下,它们正以另一种艺术语言,在日照市美术馆的展厅里恢弘“再现”。
  9月3日起,“‘中国油画名家笔下重大主题艺术写生创作展览活动’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沂蒙山———阳光海岸·活力日照主题精品展”在日照市美术馆展出,百余幅油画精品聚焦沂蒙风情与日照海滨风光,恰与改编自日照作家赵德发作品的电视剧《生万物》取自“同款风景”,意外达成了一场艺术、影视与文旅的深度“耦合”。
  走进展厅,油彩艺术以其厚重笔触与多元语义,勾勒出一部立体的“日照风物志”。画布上缤纷的色彩,有红嫂故里永不褪色的红,有日照海滨奔腾不息的蓝,有渔村码头摇曳的渔船帆影,也有现代港口奋进时代的气象万千。展览汇聚了全国老、中、青三代近百位著名油画家精品力作,不仅是对沂蒙精神的礼赞、对日照自然之美的咏叹,更是一场关于艺术与土地、历史与当下的深情对话。
  作为沂蒙革命老区和新兴海滨城市,日照既有烽火岁月留下的红色印记,也有山海相拥的生态禀赋。早在7月12日至13日,90余名油画家便开启采风之旅,他们将革命的热血、自然的壮美、城市的发展一一收束于画布之上,描绘出地域文化的精神光谱与一个时代的宏大气象。
  采风途中,日照火热的旅游场景、现代化的城市活力也令油画家们惊喜赞叹。其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曾深情感言:“这是我第三次来日照,日照现代化的气息充满发展潜力,沿海景区游人如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画家,更有责任将这种美好记录在画中。”
  “中国油画名家笔下重大主题艺术写生创作展览活动”已深耕多年,为业界极具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特邀靳尚谊、范迪安担任艺术总顾问,林茂担任总策划。始终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创作理念,以多元绘画视角诠释红色故事,创造了一次次以艺术观照历史的“群星闪耀时”。
  艺展与城市,向来是心意相通的双向奔赴。从采风写生到画作展出,这场展览不仅催生出一批兼具历史厚度与审美高度的艺术佳作,更成为日照“艺旅”融合的鲜活样本。当近百位画家背着画架行走于山海之间,当市民、游客驻足凝望,整个城市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美术馆”。
  自然生态与开放活力兼具,让日照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绝佳“发生场”,也是影视制作的天然“取景地”。《生万物》的热播,已将沂蒙老屋、日照海岸推向全国视野。如今,油画展让这些荧幕场景以艺术语言“落地”美术馆,形成跨媒介叙事合力。观众既可在画中重温剧情温度,也可循艺术线索走出展厅,步入从看展到体验,从审美到抵达的心动之旅。
  在日照“艺旅融合”的版图中,摄影艺术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5月21日至26日,第八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吸引百位主流媒体摄影记者齐聚日照,用镜头记录、传播日照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和新活力。作为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主办的“国字号”品牌活动,“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永久落户日照,截至目前,累计刊发稿件超1.2万篇,总浏览量突破3.3亿人次,全国摄影“大咖”以镜头为笔聚焦日照,用美图带着日照滨海城市的魅力传遍大江南北,让更多人通过新闻影像认识日照、走进日照。
  而在更早之前,2025第七届中国(日照)散文季也以文学力量推动城市文旅大放异彩。作为全国首个永久性散文盛会,中国(日照)散文季自2019年创办以来,累计邀请170余位全国知名散文家走进日照,征集书写日照的散文作品达12600余篇,他们用文字记录并感知着日照的山海、人文和活力,那些或灵动或深沉的文字,成为日照闪亮的“明信片”。
  文学、影视、摄影、美术形成多维叙事矩阵,成为日照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引入高端艺术资源、联动热门影视IP、打造城市摄影及文学活动品牌,日照正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场景,让这片红色热土与蓝色梦想交织的土地,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和心灵栖息地。
  艺展“绽芳华”,画笔“生万物”。人们会因一个故事记住日照,因一场画展走进日照,也会因为这里持续生长的艺术氛围而停留、回味,然后一次次归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照:全力推进艺术与文旅的耦合发展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