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山东定林寺银杏邮票入选中国邮政《古树名木》特种邮票,是日照建市以来首枚入选特种邮票的城市名片———
方寸之间,传承千年文脉

  □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初秋的莒县,定林寺内的银杏树冠如云,斑驳的树影里沉淀着四千年时光。翻开中国邮政《古树名木》特种邮票,那枚以“天下银杏第一树”为主图的邮票,不仅将古树定格于方寸之间,更让日照的文化根脉通过国家名片传向四海——— 这是日照建市以来首枚登上特种邮票的城市名片,也是山东唯一入选的古银杏树。
  在一系列《古树名木》邮票中,定林寺银杏的图案尤为醒目。邮票采用胶雕套印工艺,银杏树主干苍劲如龙,叶片层叠如羽,背景以淡金色渲染出晨曦微光,仿佛能听见风吹过叶隙的沙沙声。
  这棵被誉为“活化石”的古树,高26.7米、胸围15.7米,需八人合抱,其树龄比莒国古城的历史更为悠久。邮票右侧标注的“山东定林寺银杏”几个字,让日照这棵具有千年文化符号的标志性树木被更多人看见。同步发布的《莒脉千年杏守春秋》宣传册中,一组对比图令人动容:1930年的老照片里,古树孤傲挺立于战火硝烟中;今日画面中,它已成为游客抚摸树干、孩童捡拾落叶的文化地标。“邮票是对古树生命的礼赞,更是对莒文化韧性的致敬。”莒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邮票发布当天,定林寺景区迎来客流高峰。许多集邮爱好者手持首日封,在树下盖戳留念;年轻游客则举着手机,比对邮票图案与实景的角度。近年来,日照以“古树+”模式串联文旅资源:浮来山景区推出银杏文化节,开发银杏茶、木雕文创;莒国古城复建工程中,特意保留古树周边传统街巷格局,形成“树与城共生”的景观。
  中国邮政同步推出的《天下银杏第一树》纪念邮折,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联动效应。邮折内除邮票外,还收录了莒县博物馆藏的汉代银杏纹瓦当拓片、清代《重修定林寺碑记》节选,将自然遗产与人文遗产紧密结合。正如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莒县分公司总经理李京寅所言:“以邮票为载体,结合4000年的古树、3000年的古城、5000年的文字,还有‘毋忘在莒’的典故,推出整体介绍莒文化的系列产品,让全国人民都能了解莒县文化和日照的风土人情。”
  特种邮票是国家认证的文化IP,它能将地域符号转化为全民记忆。“北京《故宫》邮票带动了‘故宫游’热潮,对于日照而言,这枚邮票的意义更在于突破‘沿海旅游’的单一标签,让‘莒文化’这一深埋的瑰宝浮出水面。”市民张念敏表示,每逢有亲友来日照旅游,她都会带着大家,既看大海也到莒县感受千年银杏树的魅力,就是希望能让更多面的日照被更多人喜欢。
  据了解,莒县文旅部门也将以此次邮票发行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文旅资源开发、旅游线路打造、文创产品研发等工作,通过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游客能够跟着邮票游莒县,在千年古树的婆娑树影中感悟历史的厚重,让古树年轮成为可阅读的城市史书。
  方寸邮票,承载的不仅是图案,更是一种文明观。当游客摩挲着邮票上的银杏纹理,当学童在研学手册里描摹古树轮廓,文化传承便有了具象的载体。正如那棵穿越四千年风雨的银杏,每一片新叶都在诉说:真正的生命力,源于扎根泥土,也源于向上生长。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方寸之间,传承千年文脉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