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于立伟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东港区交通运输局聚焦基层执法痛点,推行“队所合一”改革,通过整合力量、下沉资源,构建起覆盖全区、反应迅速的交通执法新体系,为区域交通安全与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此前,基层交通执法存在力量分散、监管不足等问题。对此,该局勇于创新,确立了“编制下沉、机构铺开”的重组方案。将26名执法编制全部充实到一线,设立了7个派驻执法中队,与原有镇街交管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这一模式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形成监管与执法融合的全覆盖网络,让执法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效能。在实践推进中,东港区交通运输局从多个维度发力,让改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强化协作,打通联动“堵点”。“队所合一”框架下,执法中队数量从3个增至7个,实现各辖区每日常态化巡查,月均巡检里程从3000公里跃升至10000公里,效率提升233%。同时,建立“全区统筹+联合巡查+案件联办”机制,强化中队间、中队与大队的协同配合,尤其在街镇交界区域形成有效布控。今年以来,已共享信息600余条,查处案件813件,查获严重超载的“百吨王”47辆。此外,通过与镇街、派出所、城管等部门搭建联勤联动体系,实现区域执法力量“攥指成拳”,监管覆盖无死角。
数字赋能,打造快速“响应圈”。该局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以“路长制”智慧管理平台为核心,构建“1+7+N”工作体,即1个指挥中心、7个响应枢纽、N个手机终端,对重点路段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和数据采集。将全区649名路长纳入监管网络,充分发挥路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形成“路长吹哨、执法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问题发现与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标准引领,规范执法行为。改革注重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等“三项制度”。结合东港实际,细致梳理了366项行政执法事项,并细化了265项流程标准,力求“类案同罚”。同时,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将普法宣传融入执法各环节,做到法理与情理相结合,让执法在体现“力度”的同时,更彰显“温度”。
东港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坚守“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巩固深化“队所合一”改革成果,努力打造一支规范、高效、清廉的交通执法铁军,为全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交通保障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