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深耕“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东港区———
路畅村美产业兴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 卢立平
  秋日山乡,瓜果飘香,一条平整的农村公路直抵田间地头。来自城区的客商驾车疾驰而来,比原定时间早了近半小时,径直找到地瓜种植大户李崇平,一场田间地头的收购洽谈随即开启。
  “再过几天,这些地瓜就能通过村里的路运到全国各地。”李崇平的话语里满是底气。他所在的铨元村,地处西湖镇西北端,曾因深处丘陵,被别扭的交通“困住”发展脚步。
  对西湖镇人而言,“路”是刻在记忆里的情结——— 20多年前,出村靠的是坑洼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常态;后来“村村通”工程落地,一条条硬化路连起了村落;近年来,农村道路持续升级,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出门坐上“村村通”公交车,不到一小时就能直达日照城区。曾经遥远的距离,在车轮转动间不断缩短。
  但西湖镇对路的期待,从不止于“走得通”。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机,聚焦群众“走得好、能致富”的期盼,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让一条条农村公路从“通行线”变身“发展线”:既是服务百姓出行的“民心路”,也是串联城乡和谐的“幸福路”,更是激活产业活力的“产业路”。
  去年,总长8 . 3公里的马瞻路、14.5公里的环库路相继竣工通车。两条公路宛如灵动的丝带,一头连着城区与机场,打通了西湖镇对外联通的“快速通道”;另一头串联起全镇的诗意景致,织就了一条全域旅游线路。沿着公路前行,“苹水相逢”苹果园、“乡遇莓好”草莓基地、“桑园果语”采摘园等9个精品园区错落分布,露营基地的帐篷点缀在绿荫间,农民画彩绘长廊绘满乡土风情;道路两侧,红花映日、绿茶吐翠,蓝莓、青葡萄、紫桑葚、黑木耳、黄金维纳斯苹果次第铺展,“七彩产业”绘就的田园画卷,让每一次通行都成为“流淌的文化之旅”。
  路通了,产业的“棋局”也活了。展开西湖镇农文旅地图,40个行政村各展所长,循着“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路径,蹚出条条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多彩的产业大树不断繁生。铨元村在优化升级花生、地瓜、小麦等传统作物种植的同时,盘活75亩岭坡地,鼓励家庭农场引种丹参、何首乌、生姜、金银花等中药材,为村民开辟出“地里种药材、家门口赚钱”的新赛道;三面环水的瞻埠潭村,则以道路升级为契机,启动片区改造,同步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花园式村庄,推动农业种植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让“临水而居”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农旅融合”的发展优势。
  如今,东港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580公里。以“四好农村路”为经络,串联起田野、园区与村庄,在“一线贯通、双核驱动、三带隆起、多点支撑”的乡村振兴空间布局之中,蓝莓、软枣猕猴桃、黄桃、优质水稻、茶叶以及高附加值海洋水产养殖等众多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阳光下,辛勤耕耘的土地上,金黄的水稻、翠绿的茶园层层叠叠,不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路畅了,村美了,人心更齐了,乡村振兴的图景,充满生机。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路畅村美产业兴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