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并强调科技创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为“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回溯“十四五”,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光伏风电装机量等多项指标领跑世界,未来产业呈现关键技术多点突破态势……科技创新不断重塑生产力形态,催生、引领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十五五”时期,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在“量”上接连跨越新关口,在“质”上持续实现新突破。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创新的源头动力。“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国际竞争格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下大气力抓好创新平台建设,聚力补强原始创新短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让新质生产力在各级实验室萌芽、不同应用场景中开花结果和超大规模市场中催生发展,全面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将技术供给转化为产业动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新质生产力孕育发展的坚实载体。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构建引进、培育、落地“三位一体”前沿技术发展体系,以新技术赋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更多科技资源在日照延链赋能。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奠定基础。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推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根本支撑。对日照来说,既要强化“投资于人”理念,坚持把最好的地段、最美的风景、最优的服务留给人才,又要深化“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更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依托载体和技术赋能。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日益成为重组要素资源和竞争格局的重要变量。我们要充分激发数字技术的创新活力、要素潜能、发展空间,加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通过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积极抢占人工智能细分赛道,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部署环环相扣、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源头供给—成果转化—生态构建—载体赋能”的完整创新链条,精准契合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规律,为“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的路径指引。我们要牢牢把握全会部署的战略方向,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笔,以产业创新为墨,书写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