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医者仁心”匾额背后的温暖守护
——日照市中医医院微创技术救治幼童获赞誉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张笑梅
  4月21日下午,日照的春风仍裹挟着料峭寒意,而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病房内却流淌着融融暖意———书法家李先生将一方墨迹未干的牌匾郑重递到王海水主任手中,匾额上“医者仁心”四字力透纸背,起承转合间凝结着全家的感恩之情。而他的女儿小琴(化名)拽着王海水的白大褂,咯咯地笑出了声———这方牌匾的背后,是一场跨越两次手术的精准救治,更是一个关于医患同心、共抗病魔的温暖故事……

初相遇———超声下的“腹腔排雷”
  一年前的冬天,年仅两岁的小琴因“反复腹痛伴发热5天”就诊时,腹部彩超显示的景象令人心惊——— 7×8厘米的巨大阑尾脓肿深嵌盆腔,在幼儿腹腔内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孩子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48小时最佳手术期,脓肿包裹紧密,强行切除阑尾可能导致肠瘘、腹腔感染等致命并发症。”王海水回忆道,传统治疗方案要么是开腹引流留下明显蜈蚣状瘢痕,要么保守治疗需长期使用抗生素,而他带领团队制定的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的微创治疗方案,配合中医中药联合抗生素的综合治疗,成为介入这两者间的破局关键。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是一项先进且精准的微创治疗技术。在超声的实时引导下,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脓肿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精准地将穿刺针置入脓肿部位,将脓液安全、有效地引出。他进一步解释说:“就像脓腔是‘碉堡’,传统开腹手术是‘炸平碉堡’,但会伤及周围‘建筑’;而我们选择的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是精准找到‘碉堡入口’,用细导管把脓液‘抽’出来。”
  于是,在超声的精准指引下,王海水手持穿刺针的指尖稳如磐石,小心翼翼地避开腹腔内的肠管和大血管,选择最佳的穿刺点、角度和深度,精确直达脓腔。随着脓液的顺利抽出,小琴的病情逐渐好转。随后,配合着中医中药和抗生素的综合治疗,她很快康复出院。

再相逢———腹腔镜下的微创“拆弹”
  脓肿虽消,病根未除。守着这颗“定时炸弹”,家长整天坐卧不安。三个月后,在认真听取了王海水医生专业且详尽的意见后,小琴又一次住进了小儿外科病房。这一次,王海水亲自披挂上阵,主刀为小琴实施腹腔镜微创阑尾切除术。
  “幼儿腹腔的空间相较于成人而言,实在是太过狭小,在手术过程中,可供我们操作的空间极其受限,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慎之又慎。”王海水主任在接受采访时,神情专注地介绍。
  手术室内,王海水全神贯注,在腹腔镜的监视下,精准地找到并切除了病变的阑尾。手术非常顺利,对比传统开腹手术,超声引导微创技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让小琴的腹部几乎未留瘢痕。术后仅三天,小琴就康复出院了,家长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王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对病人特别负责,特别有耐心。”小琴的妈妈感激地说,“他总是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尽量减少孩子的痛苦。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他!”而小琴的爸爸,身为一位书法家,将对王海水及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恩之情,细细研磨进墨香之中。他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遒劲有力的“医者仁心”四个大字跃然纸上,一笔一划都饱含着深深的谢意……
  在接受牌匾时,王海水谦虚地表示:“其实这些临床工作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尽快用最优方案为孩子解除病痛,是我们每位医生的职责和义务。微创治疗让孩子少受罪,减少住院时间,效果可靠,孩子家长愿意接受。我们面对的都是年龄段较小的孩子,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细心操作,微创化治疗,精细化服务,这也是每一位小儿外科医生的本职工作。”

医患情———杏林里的“双向奔赴”
  小琴的病例,只是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
  在王海水的门诊室,记者看到数十面锦旗挂在墙上,红色云霞般的缎面折射出一个个温情的故事———“之前有一位骨折的小朋友来到科室接受诊治,后来康复后,家长不仅送来了锦旗,还有一封感人肺腑的感谢信。”王海水边介绍边向记者展示了那封珍藏的感谢信。只见信上写着“优秀帅气的医生您好呀!从孩子入院拍片子、做C T到输液,你们随叫随到……”这封感谢信,记录着团队从影像检查到输液护理的全程守护。
  “上周还有个6周岁的患儿,在外院做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后第六天,因感染反复发高烧,并伴有腹痛。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我们。”王海水指着办公桌上的锦旗说,“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第二天体温就降了,孩子妈妈握着我的手掉眼泪,说‘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对王海水和他的团队而言,每一面锦旗都是前行的路标,每一封感谢信都是创新的动力。就像他经常在科室会议上提到———“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患儿,更是面对一个个焦虑的家庭。只有真心付出,才能换真情回报。”
  当夕阳透过病房窗户,洒在“医者仁心”的牌匾上,那抹金色仿佛在诉说:医学是用仁心焐热的生命艺术。未来,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王海水主任及科室的医护人员们,将继续坚守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科室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照亮更多患儿的康复之路……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聚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医者仁心”匾额背后的温暖守护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