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于凤姣
农业农村领域监管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鲜明特征,涵盖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化设施种植基地、各类养殖户等多元经营主体,业态繁杂、主体分散的特点,让安全监管任务更趋繁重,责任落实更需扎实有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监管形势,莒县农业农村局精准锚定核心难点,深入剖析安全生产三大“痛点”:风险维度上,涉氨制冷、粉尘涉爆、农业机械伤害等多重风险交织叠加,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关键环节隐患隐蔽性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防控压力持续凸显;责任维度上,部分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一线从业人员多为农户群体,安全知识匮乏、操作技能不足,不按规定佩戴防护装备、违规操作等问题屡有发生;基础与监管维度上,部分单位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失修问题突出,加之行业监管专业技术力量短缺,导致隐患排查“精度不够、深度不足”,难以从根源上防范化解风险,三大痛点成为安全生产攻坚路上的“硬骨头”。
为切实啃下“硬骨头”,莒县农业农村局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安全生产“组合拳”。建强责任体系,该局充实两名安全生产专职人员,聘请安全领域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调整优化畜牧、农机、农产品加工等8个专项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月会商”工作机制,构建起层层压实、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夯实管理基础,该局推动116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完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备案,细化危险作业审批、安全技术交底等标准化监管模板,为经营主体规范安全管理提供清晰“操作指南”。
同时,莒县农业农村局深化安全教育,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方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等核心内容,组织3次集中培训覆盖336人次,严格督导“开工第一课讲安全”“三级安全教育”落实落细,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安全知识落地生根;严守风险底线,创新推行“先立项报备、再审查审批、后监管作业”的“三步监管法”,规范动火、高处、有限空间、临时用电“四项危险作业”管理,累计整改重大安全隐患4条,精准帮扶解决具体问题67个;强化监督闭环,统筹8个专项工作专班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压实整改责任,累计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522个,实现“排查—整改—销号”全链条闭环管控。
安全生产没有“休止符”,只有持续推进的“进行时”。下一步,莒县农业农村局将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持续优化责任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宣传引导,着力推动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预防”转变,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更硬作风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