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老物新声
  

袁成
  我家阳台的旧木箱里,躺着几件被时光浸透的老物件。它们静默无声,却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偶然翻出,才发现它们正悄然开启新的生命旅程。
  父亲的搪瓷杯是最先映入眼帘的。杯身布满磕碰的痕迹,杯底“劳动光荣”四个字已经褪成淡红色。这个杯子陪父亲在工厂度过了三十年,每天泡着浓茶,见证过机床旁的汗水和午休时的谈笑。如今父亲退休了,杯子却没闲着。母亲用它来浇花,说是尺寸正好,一杯水刚好浇透一盆绿萝。有时我也会拿来当笔筒,插几支毛笔,白色的搪瓷衬着黑色的笔杆,竟格外好看。杯底的斑驳水渍像是时光的地图,记录着从车间到窗台的迁徙。
  外婆的绣花绷子还保持着原样,暗红色的竹圈已经泛出光泽。外婆说,年轻时她用这个绷子绣过鸳鸯枕套、牡丹被面,一针一线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我的女儿发现了这个宝贝,她不像祖辈那样绣花,而是别出心裁地用它在T恤上拓印图案。把绷子按在衣服上,围着圈喷彩绘颜料,取下后便留下一个完美的圆。她说这是最潮的DIY,同学们都羡慕她有这样一个“古董工具”。外婆看着曾孙女的作品,笑说这圆绷子转了一圈,从实用变成了艺术。
  最让人惊喜的是那台老式收音机。小时候,它每天准时播放单田芳的评书,父亲总是边听边做家务。现在收音机还能用,但内容早已更新换代。连上手机蓝牙,它开始播放播客里的历史故事、网络上的轻音乐。有时我会找些老歌听,当邓丽君的歌声从那个木质音箱里流淌出来时,仿佛时光从未走远。新与旧在这方寸之间奇妙交融,电波承载的内容变了,但带给人的慰藉依旧。
  这些老物件的新生让我想到很多。它们就像时间的渡船,从过去的彼岸驶来,却在今天的港口找到了新的航向。物是人非,但物尽其用或许是对过往最好的尊重。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情感的需求一脉相承。父亲需要茶饮提神,我需要容器收纳;外婆追求美,女儿也在创造美;评书给人快乐,播客同样予人新知。形式在变,内核却相通。这些老物件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它们既能让我们想起来路,又不妨碍我们前行。
  箱子里还有不少老物件等着被发现,我不知道它们将来会有什么新用途。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还有人愿意打开这个箱子,愿意续写它们的故事,时光就永远不会老去。
  老物件的价值不在于是古董,而在于它们始终活着,并且还在继续生长。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物新声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