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笔墨的慈航
——读张志民《大明湖》
图片
  

 大凤
  这是今天中午偶见的一件作品。我很喜欢这件作品。
  这是张大石头近期创作的一件十分特别的富有温情和幽默感的小品。作品名《大明湖》,扇面形式,满湖莲花,灿然纸上,描述的是一位高士驾一叶小舟孤身深入大明湖红莲深处的情景,是一件大写意人物画。
  田田莲叶用“大米点”点出来,笔笔分明,笔笔准确,笔性湛然,或重或轻,或聚或散,或疾或徐,有一种明显的节奏感。因为见笔,所以墨沉实到位,风骨藏于其内,墨气淋漓,气韵生动。花与花苞以胭脂、朱磦调和设色,水度大饱,采用的是没骨画法,穿插于田田莲叶之间,或盛开,或半开,或待放,或疏或密,或隐或现,现代构成感十足。莲花造型特别,或以宝莲灯形式,或以小山尖形式,仿佛烛火跳动,一派莲界慈航的境界。画面高潮部分当然是那位头戴斗笠手撑竹篙争渡莲花深处的高士。高士居于画面正中,侧面,左向,整体呈对称状,强调写意性,与莲花的没骨画法形成对比。高士所戴斗笠以重墨短线写出,呈几何形,着花青色,斗笠沿上翘,有如古建筑中亭子的飞檐,轻盈中给人以小小的幽默。面部饱满,用笔简约概括,线条充满运动感。眉目夸大,稚拙、奇古、澄明,亦呈几何形,让人联想到古埃及壁画中人物的眉目造型。人物开脸安详,表情闲静,两腮施以水感很强的胭脂与朱磦,反复皴擦积染,性感而美妙。人物身体部分亦以草书完成,淡墨阔笔,筋骨宛然。高士立于符号化的小舟正中,与小舟呈垂直状态,舟头、舟尾与人物的笠顶三点相连,成典型的等边三角形,整体画面空灵中见稳定,润泽中见厚重。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画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就是扇面,其弧形平面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类似于西画中的穹窿顶形式,有益于收纳和统摄画面元素,营造更加饱满的气韵,同时,又将观者的视线沿着弧形的边缘线弹射出去,易于营造更加开阔的景深。除了“为山河呐喊”的山水画,张大石头也是人物画的高手,他的人物以圣贤、钟馗、罗汉、高士、英雄为主,即便是画高士,也基本放置在雄浑苍茫的笔墨大场景中。在这件作品中,张大石头将画中高士放置于古典的诗意氛围甚至佛界氛围之中,俨然笔墨的慈航。他孤身一人争渡大明湖莲花深处,他要去做什么呢?他是那么的令人遐想。
  和其他很多作品不同,此作应是张大石头灵感突至、非画不可、忽然出彩之作,看似简单,实为情感充沛妙手偶得的性情之作。此作和性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求笔墨的宏大叙事,但求性灵的获得。情趣的成分多了,理趣的成分少了,心性的成分多了,担当的成分少了,更加开阔,更加性情,更加自我。有些好作品的诞生,恐怕连画家本人也始料未及。是的,常常是这样,真正好的作品即便是创作者本人也不能规划和设置,连艺术家本人也会被其惊愕,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此艺术迷人处之一。如果你善于总结艺术,那么,你会比较容易地发现一个现象或曰规律,即:艺术从不讨好艺术家,最高级的艺术犹如闪电的降临,瞬间完成,不可预料,不可复制,即便是艺术家本人也无能为力,甚至因这样的作品降临而颠倒痴狂,因为他也无法想象、无法驾驭、无法重复这样忽然降临的艺术的闪电。艺术的神秘性就在于此。眼前这件《大明湖》扇面人物画虽为小品,然以其强烈的艺术特点证明了张大石头可爱多情的那一面,不仅有着很好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他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副刊·人文】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笔墨的慈航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