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手造
图片
  

玉昇
  2022年春节后不久,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手造动员大会,目的是把竹编、柳编、草编、纺织、泥塑、面塑等传统工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老产品有了新面貌,老物件有了新用途,老工艺有了新传承,在人文沃士的齐鲁大地上重新闪出耀眼光芒。
  手造其实是心造。十双手连着十颗心,心细了,手就机巧。在追求速度的机械工业时代,手造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也多是老百姓赖以养家糊口的谋生之道。
  这个会开得很新颖,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也让我浮想联翩,当即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娘灯下纺线的场面——— 在泥墙草顶的房子里,在煤油灯豆粒大的亮光下,娘坐在蒲团上,一手摇纺车,一手扯线,那辘辘的纺车声一直到深夜还不停息,娘用辛苦纺出一家的温暖。
  我还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下乡村时偶遇腰间缠线,手拿扫帚苗,腰蹬口含,手腰配合扎饭帚扫帚的。也见过编粪篓的农民大哥,一双灵巧的大手拨拉捏拽,再用斧刀砸砍,柳条或槐树条儿在手中胸前翻腾,那条儿仿佛有了灵性,那一刻我想起孙犁的《荷花淀》的开头:“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农民老哥用双手编造的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一件件工艺品。
  我现在工作的这座海边小城,城区人口大约有十万人,成县区规模的历史不过十八岁,小城虽年轻,城里却有不少的靠手艺吃饭的老年人。我住的小区门口有卖豆腐的老高,三十多年推着独轮车从小媳妇卖到老婆婆,街巷角里胡同口那个驼背的高老嬷嬷,烙了一辈子煎饼……她们都是普通人物,高桌子,矮登子的家什,灰裤短褂的衣衫……然而,他们带给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却那么生动真实。前年,去年,连着两年,我们拍过的一组组蒸馒头,蒸枣山,做鱼冻的有着浓郁年味的手造视频还连上了央视,那些普通老百姓在央视当了回明星,也引起周围群众的惊呼,这也能上电视?!
  会议一散,带着单位同事杰达等几个年轻记者,走街串户、找寻访谈主角,构思故事内容,又连着几个早起深入到咸鱼店、豆腐房,拍了些沿街的小吃铺,找了几个饱经岁月沧桑的手艺人,有做了三十多年豆腐的老蒋,有烙了四十多年煎饼的老冯……赶着拍了《岚山味道》特集《手造》。说起拍这特集的感受,都说:
  手造别言糙,其实乃心造。吃得千般苦,柔指能成钢。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文苑】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手造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