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个“空壳村”因何变成富民强村
——潮河镇张家庄村“蝶变秘笈”探析
  

全媒体记者 孟凡星
通讯员 程文文
  从门可罗雀到车水马龙,从经济空壳村到富裕村,从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到10000余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五莲县潮河镇张家庄村蹚出了致富新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实现了精彩蝶变。
  这条产业致富新路,党支部是主心骨,带动村民实现了稳定快速增收。目前,五莲县春华秋实果蔬专业合作社年产蔬菜200余吨,产值100余万元,累计为村集体增收27 . 8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

党支部+合作社共享致富硕果
  这条致富大道,走起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根据村里土地平整、排水性好,又有种植果蔬的传统,村“两委”决定发展果蔬种植合作社。
  如何吸引村民入股?怎么筹措搭建蔬菜大棚资金?
  以前村中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集体账户是负数,对于新鲜事物,村民都持观望态度。
  “谁也不想钱扔进水里就听个响,大家有顾虑,我完全理解。我是书记,我先投多投,群众才有跟投的信心。”村党支部书记陈亮带头拿出3万元入股合作社。
  被陈亮感染,不少种植大户纷纷出资入股,短短一个月,合作社就筹集到了12万元的启动资金。
  这时,村里来了“及时雨”———“第一书记”徐敬新,他来自日照市直机关工委,经过协调,为张家庄村争取上级资金及帮扶单位扶持资金共75万元。
  资金有了,项目也确定好了,怎么干呢?
  2020年,合作社制定了党支部“抓议事决策、抓组织建设、抓项目规划”的“三抓”原则,积极推动村干部双向任职,为合作社有序运营提供组织保障。
  以“村集体出资建棚、村民出地入股、合作社全权管理”的模式运作,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村民每公顷可获得12000元保底收入,还可根据合作社收益进行二次分红。
  致富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合作社将种植技术好的党员与新加入社员结对,形成互帮互助组,让群众像“石榴籽”一样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共享合作社产业致富的硕果。

培训+联合共建致富大道
  “我种了一辈子菜,看到他们的成熟技术,大受震撼。时代变了,果蔬种植也有这么多的新花样,我们得不断学习。”社员陈为亮这样感慨。
  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合作社先后组织50余名社员前往寿光市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华宗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产业调研和培训活动。
  张家庄村联合周边的丹土村、王家窑村打造林泉管区支部领办合作联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整合资源优势,扩大土地流转,统筹使用资金,建设集体设施蔬菜大棚,发展有机蔬菜现代产业园项目。
  合作联社改变以往传统的种植和销售方式,统一为联社社员提供策划、咨询、代理、培训、物流、金融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开展农产品销售等业务,实现“抱团”发展。

完善设施+民生服务共有村庄美景
  村集体富裕了,张家庄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平坦、推窗见花、开门见绿。
  实现硬化道路6800平方米,铺设巷巷通3000余平方米,粉刷墙面43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14盏。栽植红叶石楠300余棵、桃梅100余棵、小叶黄杨1000余棵、月季100余棵、杜鹃100余棵。
  开办幸福食堂,提供免费饭菜,解决困难、空巢、失能老人的基本需求;建设村史馆,展现老物件、老历史,再现村庄发展历程,让“乡情”成为村民间的精神纽带;打造党建元素场所,建设党建文化广场和党建主题街,配齐健身设施,让党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忙完一天的活儿,就想着拿个马扎到小广场的灯下坐一会儿,打着蒲扇唠会嗑,舒坦呀。”村民陈光福老人笑得眯起了眼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县域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空壳村”因何变成富民强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